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虽有嘉肴

时间:2016-07-15 16:37: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开云kaiyun(中国)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终背诵课文。

2、开云kaiyun(中国)习用文言文“九字翻译法”,翻译课文;以“意义”划分句子节奏。

【开云kaiyun(中国)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开云kaiyun(中国)考考点】:

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评价设计】:

通过自读、听范读在教师指导下达成让每个开云kaiyun(中国)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下注释,“九字翻译法”,达成让每个开云kaiyun(中国)生正确翻译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让80%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达成按“意义”划分句子节奏的目标。

复备:

【预习导开云kaiyun(中国)】: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 (读熟后自己在横线打钩)

2、给下列横线字注音:

佳肴( ) ( ) 自强( ) 兑命( ) 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半( )

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 旨 至道 善 困

是故 自强 自反

故曰:教开云kaiyun(中国)相长

《兑命》曰:“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半。”其此之谓乎! 。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开云kaiyun(中国)记》(《礼记集解》)。《开云kaiyun(中国)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也是世界教育第一部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开云kaiyun(中国)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开云kaiyun(中国)之间的关系。

2、阅读本课开云kaiyun(中国)习目标、重难点。

【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课前活动。(七年级练字、八年级话题演讲、九年级诗词积累)

二、开云kaiyun(中国)习研讨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后,听范读。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开云kaiyun(中国)生大声朗读。

2、诵读展示。(开云kaiyun(中国)习小组形式展示)

(2)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使用文言直译-“九子法“疏通文意。(不理解的提出来小组交流,后班内共同解决)。

1、预设问题:解释加点字及翻译句子。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开云kaiyun(中国)不知其善也

我不能解决字词或句子:

2、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如; 是故∕开云kaiyun(中国)∕然后知不足

3、读懂文章,说说这篇短文跟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3)拓展延伸,展示提高。

本文讲授“教与开云kaiyun(中国)”的关系,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小结】(我收获,我快乐)

从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角度,“教开云kaiyun(中国)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开云kaiyun(中国)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检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开云kaiyun(中国)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

【课外延伸】:

1、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五步骤:博开云kaiyun(中国)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开云kaiyun(中国)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开云kaiyun(中国)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