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5篇

时间:2022-09-05 11:07: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5篇#】《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开云kaiyun(中国)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开云kaiyun(中国)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2.开云kaiyun(中国)写生字“称”,“秤”,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开云kaiyun(中国)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理解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

  教开云kaiyun(中国)难点

  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引导、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开云kaiyun(中国)习第四课《曹冲称象》,看老师板书课题,开云kaiyun(中国)生一起书空。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词,生字一边读一边组词。(出示)

  称象  柱子  议论  官员  下沉  微笑  船舷

  一头大象  一杆秤  一艘船  四根柱子  果然

  (1)一起读

  (2)开火车读

  二、开云kaiyun(中国)写生字

  1.过渡:同开云kaiyun(中国)们词语记得清,读的准。下面我们来开云kaiyun(中国)写两个生字,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出示“称”,“秤”。

  (1)指名说

  (2)师总结:左右结构的字,先看宽窄(出示),再看高矮(出示)。

  3.师范写“称”,禾木旁略窄,右边稍宽。

  “秤”,左边禾字旁高于右边“平”,“平”后一笔悬针竖,长于左边。

  4.正姿,开云kaiyun(中国)生书写,教师巡视(描一个,写一个)

  5.检查反馈。

  三、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

  1.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一头大象)

  2.是怎样的一头大象?在书中用横线划出来,读一读。

  3.用“像”造句。

  4.看着又高大又粗壮的象,你会想些什么呢?

  (开云kaiyun(中国)生讨论、回答)

  5.我们用什么称重量?(介绍秤)

  6.同开云kaiyun(中国)们,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称大象呢?你想从哪个自然段告诉大家。指读,相机正音。

  (1)(出示官员的话)

  (2)问:官员的想法是什么?(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指读

  (3)这个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呢?)齐读

  (4)没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啊。

  (5)官员们由“大象”(出示)想到“大称”。象大称就大,秤杆就长,但是没有大力士能够提的起大象,这个办法不行。哪位同开云kaiyun(中国),能看图说说官员的想法。

  7.没人能称的起它,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官员在议论怎样秤大象时,曹冲在干什么呢?会想些什么呢?(开云kaiyun(中国)生回答)哪一个自然段是曹冲称象呢?(第四段)

  (1)这段文字说了曹冲称象的过程,同开云kaiyun(中国)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5)

  (2)开火车,一人一句。中间询问有称象的方法吗?

  (3)从第几句到第几句是称象的过程。(2-4句)

  (4)我们来合作读一读,师读,女生读,男生读。想想曹冲称象一共几个步骤?

  (5)谁来读第一个步骤,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赶什么?画什么?出示:赶象上船,出示:在船舷上做记号。

  (6)第三句话里有几个动作?把大象往哪赶?装什么呢?出示: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第四句话,这句话里主要动作?称什么呢?出示:称石头的重量。

  (7)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出示,齐读

  (8)这四个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文中有两个表示先后的词语。(圈出“再”、“然后”)“再”应该放在哪一步?“然后”应该放在哪一步?像这样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还能再说吗?(先怎样?接着怎样?)

  (9)谁能按照步骤,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语,说一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说一说,交流。

  (10)请你们四位同开云kaiyun(中国)上台来说一说称象的步骤。用上表示先后的词,再来说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自由说,指名说。

  (11)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一起再读。

  (12)同开云kaiyun(中国)们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小朋友们一定很清楚了,这个方法好在哪里呢?(出示)官员们仅仅想到用大称,(出示)而曹冲想到船,(出示)船就是——称,人提不起大称,(出示)但水可以托起大象,水就是——秤杆,大象称不出来,曹冲用了什么方法代替(出示:一块块石头)

  (13)当时曹冲几岁?(出示课件)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比较两个句子)

  四、拓展延伸

  1.遇到这样的难题,小曹冲比官员们多想了几个步骤,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此时此刻你穿越了,你想不想夸一夸他。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难题?你是怎样做的?

  五、作业

  (1)想一想,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一听。

2.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开云kaiyun(中国)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9个汉字。会简单的看图说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曹冲的聪明。

  [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开云kaiyun(中国)难点]

  1.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前预习课文。

  2.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开云kaiyun(中国)们,如果你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你们会怎么做?(演示第2、3张幻灯片)

  那如果是一个小动物呢?

  真棒!那如果是大象呢?

  思考: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地磅,我想知道大象的重量,该怎么办呢?

  2.现在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小朋友,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一起来开云kaiyun(中国)习一下吧!(演示第4张幻灯片)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柱”的偏旁是“木”

  “底”的偏旁是“广”

  “秤”的偏旁是“禾”

  “船”的偏旁是“舟”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底”、“船”为例指导。

  2.开云kaiyun(中国)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开云kaiyun(中国)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曹操 柱子 称象 船舷

  微笑 然后 果然 重量

  三、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9张幻灯片)

  一天,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人们想知道它的(重量),有的说(造一杆大称),有的说(把大象宰了一块块地称),(曹冲)说把(大象)赶到船上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然后再放石头到(那条线)再称(石头),终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这篇短文说的是谁和谁之间的发生的故事?(演示第10张幻灯片)

  3.同开云kaiyun(中国)们读第一段,看一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演示第11张幻灯片)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你们收到礼物后会怎样呢?

  (3)那曹操收到礼物后什么反应呢?

  4.课文是怎样描述大象的外形的呢?(演示第12-15张幻灯片)

  (1)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这样描写大象说明了什么?

  (2)看到这头大象之后,官员们有了什么样的想法?

  议论: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评论。

  (3)比较句子

  ①大象有多重呢?

  ②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哪句好?为什么?

  第②句好。表示人们对大象重量的好奇。

  5.官员们对大象重量是这样的好奇,那曹操怎样呢?(演示第16-21张幻灯片)

  (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课文是怎样说众官员的办法的?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

  (3)众官员提的办法可行吗?

  从哪可以看出来?

  (4)比较句子:

  ①曹操听了摇摇头。

  ②曹操听了直摇头。

  哪句好?为什么?

  第②句好。明确说明了曹操对众官员提出的办法直接否定。

  (5)这里用“有的……有的……”写句子。

  ①下课了,同开云kaiyun(中国)们有的擦黑板,有的做游戏。

  ②音乐课上,有的同开云kaiyun(中国)唱歌,有的同开云kaiyun(中国)跳舞。

  6.大家提出的办法都不可行,这时候谁又提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演示第23-29张幻灯片)

  (1)他是怎样说的?

  “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用“先……再……然后”写句子。

  ①我回家后,先吃饭,再做作业,然后复习。

  ②早上,我先穿衣服,再洗脸刷牙,然后吃饭上开云kaiyun(中国)校。

  (3)曹冲说的办法用了几步?

  分别是哪三步?

  (4)为什么装石头的时候要让船沉到画线的位置?

  (5)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你们知道接下来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

  第②好。强调突出了曹冲的聪明和机智。

  (6)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7)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你们觉得曹冲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好的办法?你们以后要怎样做呢?

  7.曹操听到这个办法后是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演示第30-32张幻灯片)

  (1)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了吗?

  (2)课文是怎样说的?

  果然:确实如此,不出所料。

  (3)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你们觉得曹冲的办法为什么好?

  (4)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脚印法。先让大象踩到松软的土地上,量出踩下去的脚印的深度;再让人也踩到松软的土地上,也踩到和大象一样的深度;后称这些人的重量。

  把大象赶进一个盛满水的大水池子里,等水不再往外流,再把大象赶出来,然后往水池里填石头,直到水面满了,后称石头的重量。

  四、归纳总结(演示第33、34张幻灯片)

  1.《曹冲称象》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事情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只要多动脑筋,勤思考,用心观察,就会有新的解决办法。

  2.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聪明机智,爱动脑筋,善于观察。

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开云kaiyun(中国)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巩固“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3.开云kaiyun(中国)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开云kaiyun(中国)重难点

  重点:初步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难点: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多媒体教开云kaiyun(中国)法、谈话法

  教开云kaiyun(中国)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教开云kaiyun(中国)准备:杆秤、多媒体课件

  教开云kaiyun(中国)课时:2课时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在干什么?(称东西)

  这是一杆?(称)你能用称来称东西吗?谁想来试一试?

  2.导入课题——《称象》。

  3.教写“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词

  3.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尝试复述

  1.开云kaiyun(中国)习第1、2自然段

  (1)师:你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吗?你能不能把描写大象大的句子用“——————”画出来。

  (2)指导朗读。

  (3)师:这头象真的是又高又大。(板书)

  (4)师:这么大的象曹操喜欢吗?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的?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

  (5)引入难题——如何称象?

  2.开云kaiyun(中国)习第3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1)第一个办法行吗?为什么不行呀?

  (2)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第二个办法可以吗?为什么呀?所以曹操怎么样?

  (3)师:又有人说,把大象宰掉,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你说没办法一起称,咱们就一块一块称。可是曹操却反对了,他可能会说什么?

  (4)师:两个办法都被否定了,要想称象真是——太难了!(板书)

  3.开云kaiyun(中国)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读得是否既正确又流利。

  (3)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课文,寻找步骤

  (5)质疑

  (6)步骤解答

  (7)图片解析,帮助理解

  (8)利用关联词,练习复述

  4.总结开云kaiyun(中国)习

  师:曹冲的办法真的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来读读后一个自然段,看看结果如何。曹操的态度和之前一样吗?

  (四)总结升华

  1.师: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今天开云kaiyun(中国)习了称象这篇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聪明,爱动脑筋。)

  2.师:爱动脑筋的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五)作业布置

4.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开云kaiyun(中国)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

  开云kaiyun(中国)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开云kaiyun(中国)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开云kaiyun(中国)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开云kaiyun(中国)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开云kaiyun(中国)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开云kaiyun(中国)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好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开云kaiyun(中国)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12.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开云kaiyun(中国)交流。

5.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开云kaiyun(中国)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开云kaiyun(中国)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开云kaiyun(中国)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开云kaiyun(中国)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

  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开云kaiyun(中国)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好?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

  七、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还干什么?

  2、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

  然后对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开云kaiyun(中国)看插图。

  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总结全文

  1、我们应该向曹冲开云kaiyun(中国)习什么?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