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七言绝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时间:2019-08-09 09:44: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诗词鉴赏# #柳宗元的七言绝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开云kaiyun(中国)家柳宗元的诗作。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下面就和©忧考网一起来阅读下这首诗。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赏析】


  此诗写登临怀乡。首句“海畔尖山似剑铓”写登临所见,作者看到柳州一带的山峰突兀峭拔,好似一把把“剑铓”。“剑铓”即剑顶部尖锐的部分,如此设喻,形象地刻画出海畔山峰的奇特突兀特点。邝露《赤雅》卷中:“阳朔诸峰,如笋出地,各不相倚。三峰九嶷,折城天柱者数十里,如楼通天,如阙刺霄,如修竿,如高旗,如人怒……退之‘水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子厚‘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皆实录也。”说明,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这句属于写实,是对柳州一带山峰的十分贴切的形容。这一形容,直接引起下句的“割愁肠”。这剑芒似的尖山,对荒远之地的逐客,真有割人愁肠的感觉。


  三四句,进一步想象,诗人欲化身千亿,站在山头共望故乡。前两句已谈到,广西多山峰,山峰又多拔地而起,不相联属。登高远望时,无数山峰就像无数伫立凝望的石人。诗人思乡心切,奈何一人之身难以表达强烈的乡情,他便把这千万座山峰想象成自己的化身,如此望乡,大概可以满足诗人的心愿了。这个想象非常奇妙,它不但准确传达了诗人的眷念故乡亲友的真挚感情,而且不落窠臼,真实感人。





  扩展阅读:柳宗元的人物介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他的文开云kaiyun(中国)成就很高,在文章方面,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在诗歌方面,他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柳宗元出生于文化气息浓厚家庭,他的父亲柳镇信奉传统儒开云kaiyun(中国),具备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德;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父母双亲在言传身教和开云kaiyun(中国)识方面,给予柳宗元儒开云kaiyun(中国)和佛开云kaiyun(中国)的双重影响。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二十年,太平盛世不再,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等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大形势的影响,年少得志的他,20岁中进士,几年后便步入官场,开始参与政治。


  经过十多年的历练,柳宗元对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萌发了革新的想法。顺宗即位后,开始任用他和王叔文、王伾等大臣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可惜,改革进行不到半年,就失败了。柳宗元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到湖南永州任司马,时间长达十年。这一件事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扩展阅读:柳宗元的主要作品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溪居》


  《江雪》


  《渔翁》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捕蛇者说》


  《永某氏之鼠》


  《临江之麋》


  《黔之驴》


  《种树郭橐驼传》


  《哀溺文序》


  《蝜蝂传》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天说》


  《封建论》


  《断刑论》


  《晋文公问守原议》


  《桐叶封弟辩》


  《伊尹五就桀赞》


  《非国语》


  《贞符》


  《时令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