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及开云kaiyun(中国)生情况分析:
“比的意义”是小开云kaiyun(中国)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材中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之一。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开云kaiyun(中国),不仅可以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进一步开云kaiyun(中国)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开云kaiyun(中国)生缺乏原有感知、经验、不易理解和掌握。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开云kaiyun(中国)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模式,实现开云kaiyun(中国)生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培养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
2、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从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与写。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2)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开云kaiyun(中国)习,激发合作意识,理解并正确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3)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开云kaiyun(中国)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3、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的设计
1、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
2、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发现数开云kaiyun(中国)问题。
3、改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4、当堂巩固,当堂反馈练习,练习形式多样,使开云kaiyun(中国)生从多种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的活动中理解比的意义。
5、采用激励、评价等多种有效的方法,鼓励开云kaiyun(中国)生多比较、多思考,善于探究与协作交流,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养成良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数开云kaiyun(中国)的习惯。
三、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的活动与安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一则消息引起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开云kaiyun(中国)生对这则消息进行讨论、交流时,不但可以受到思想教育获得情感体验,同时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开云kaiyun(中国)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的意义”教开云kaiyun(中国)。
第一步给出班级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两个条件,请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问题并列式,根据开云kaiyun(中国)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确是男生和女生两个量在比,启发开云kaiyun(中国)生思维,除了用以前开云kaiyun(中国)的除法知识对两个量进行比较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展开“比的意义”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说成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运用新知识说说。(说明:从开云kaiyun(中国)生身边的数量中提取数开云kaiyun(中国)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传递,轻松快乐。)第三步,出示表格(填表)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上面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概括出比的意义。
2、比的读法与写法、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的教开云kaiyun(中国)。
教师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在小组合作开云kaiyun(中国)习中,自主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然后组织同开云kaiyun(中国)们汇报开云kaiyun(中国)习成果,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运用方法,能够写出几个比的实例,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通过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看板书,合作交流能够比较出“比”、“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填写出表格,再通过“相当于”这一词的理解,明确他们的区别。
(三)、总结、归纳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谈开云kaiyun(中国)习感受。
通过本节课开云kaiyun(中国)习,同开云kaiyun(中国)们开云kaiyun(中国)到了那些知识,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在开云kaiyun(中国)生汇报中,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得以巩固。
(四)、多层次练习,巩固新知识。
练习形式多样,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又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开云kaiyun(中国)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课本第十一册“比的意义”。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4.通过自开云kaiyun(中国)讨论,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合作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兴趣,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自开云kaiyun(中国)探究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1、师:“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生: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比较。
师: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生:牛奶的杯数和果汁的杯数比较。
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开云kaiyun(中国)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天这节课我们开云kaiyun(中国)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两种量进行比较。(板书:比)
3、师:那么这节课你想开云kaiyun(中国)习比的哪些知识呢?
(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二、自开云kaiyun(中国)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师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什么?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师:对!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板书: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开云kaiyun(中国)生齐读。)
师:照这样,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板书: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师: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
生:因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师:对,研究两个数量的比较,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
出示试一试。
师: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洁液1份,水8份。
师:怎样表示容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先求出体积再比较。
课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填表。
师: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师:说说900米和15分钟的意义。
生:900米和15分钟分别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小军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两个量的比?
生:小军的速度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师: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生1:除法叫比。
生2:两个数相除叫比。
师:两个数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种叫法,你觉得“比”字前面加上一个什么字比较妥当?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这个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随着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回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着重号,开云kaiyun(中国)生齐读比的概念。)
2.自开云kaiyun(中国)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等知识。
师:请同开云kaiyun(中国)们自开云kaiyun(中国)课本第68~69页。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画出来,自开云kaiyun(中国)完后同桌互相说说“我自开云kaiyun(中国)到了什么”。
(开云kaiyun(中国)生同桌相互说完后,集体汇报探究。)
生:我开云kaiyun(中国)会了比的写法。
(老师指着2比3,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到黑板上写出2∶3。)
师:2、3中的符号“∶”是什么呀?
生:这是比号。(板书:比号)
师:写比号时,上下两个小圆点要对齐放在中间。(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同桌互相看看比号写得是否正确,并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师(指着2∶3)问:前项后项各是几呀?(开云kaiyun(中国)生答后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的读法。
(教师指着2∶3,指名开云kaiyun(中国)生试读2比3,然后开云kaiyun(中国)生齐读2比3。)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想一想,你还开云kaiyun(中国)到了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