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专题十六复习资料: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供大家开云kaiyun(中国)习参考!
专题十六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
主干知识构建
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形成。
二、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形成。
三、国际联盟: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Ⅳ.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二战后,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美苏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两分天下,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2.随着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四五十年代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二、美苏争霸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
特点:有缓和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特点:苏攻美守。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期)
特点:美国强硬态度,苏联战略收缩。
三、联合国(1945年)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2.作用:初期被美国操纵。后来,随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加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讨论协商国际事务的论坛。
四、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967年)
1.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2.影响: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重要,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Ⅴ.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
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总趋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2.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3.暂时“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小规模冲突增加,导致局部战争。
三、国际裁军和地区缓和
1.裁军:1996年联合国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拒绝批准。
2.缓和:2000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推动了半岛的缓和进程。
Ⅵ.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确立(建国至50年代)
1.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表现:建国第一年与17国正式建交;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3.影响:摆脱了历不平等外交带来的无穷灾难;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进行经济建设和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得到广泛的外援;“一边倒”的方针也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第一次调整(20世纪60年代)
三、第二次调整(20世纪70年代)
1.政策:毛泽东“三个世界”。
2.表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3.影响:打开了我国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中国统一大业;“三个世界”思想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
四、第三次调整(80年代至今)
1.政策:国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政策;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原因: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3.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和平交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没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