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四复习资料:台湾问题

时间:2014-03-06 14:06: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专题四复习资料:台湾问题》,供大家开云kaiyun(中国)习参考!


专题四 台湾问题——国家统一
主干知识构建
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 历程
秦汉时期:形成与发展→隋唐时期:繁荣→宋元时期:继续发展→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二、民族渊源
1、从古至今存在的民族,如汉、维、彝、白、藏、蒙、满、羌等族。
2、历有而后来消失了的民族,如月氏、匈奴、鲜卑、竭、氐等族。
3、古代没有而后来逐渐形成的民族,如回族等。
4、现在少数民族的祖先
(1)唐朝居住在西南的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原来居住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纥,后来改名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3)靺鞨族原居东北,唐朝时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后来被称为女真,建立金国;明朝时期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建立后金,后女真改名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
(4)青藏高原的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5)元朝时大批波斯、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蒙、维吾尔族人形成新的回族。
三、我国历各民族大融合的三大高潮
1、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2、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3、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四、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
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改革;民族“和亲”;、战争;国家统一;物质文化的交流等。
五、中国历代疆域
1、秦朝疆域图: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注意:灵渠、长城起止点、南方四郡)。
2、唐朝疆域图: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注意:主要邻国、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对外交通路线等)。
3、元朝疆域图: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注意: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4、清朝(前期)疆域图: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的国家。
Ⅱ. “一国两制”与港、澳、台问题
一、“一国两制”与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
(一)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九十九年。
2、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澳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居澳门。
2、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1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港澳回归祖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港澳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
二、“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
(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效管理
(1)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
(2)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1684年,清政府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
(5)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
(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离状态至今。
2、法律依据
(1)《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北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2)《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3)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合法政府。
(4)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
(5)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中央政府的努力
1、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蒋介石在内战结束后,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2、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美国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陈水扁上台以后,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xx届xx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4、2005年3月14日,xx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其宗旨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1、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的反共反华基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美国支持台湾与中国对抗,甚至直接对该地区武力介入,阻止中国武力解放台湾。
2、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合法政府,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中美这种利害关系主要表现为,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称霸。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
4、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台湾问题与国共关系
1、历程: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握手”的曲折发展历程。
2、影响两党关系的主要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五)台湾问题的解决与阻碍
1、有利条件: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大增;中央政府提出“一两国制”的方针,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政党对话增多;港澳问题顺利解决,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不利因素:近年来,“*”活动日益嚣张,这是障碍;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Ⅲ.其他国家统一与分裂
一、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871年)
二、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90年)
1、由来:分区占领,东、西德成立,造成德国分裂。
2、完成: 1990年,东德并入联邦德国。
三、意大利的统一
击败奥地利,远征西西里,赶走奥、法势力。
四、美国内战
1、初期:北方节节失利。
2、转折:葛底斯堡战役
3、结束:北方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