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二复习资料:商业城市与交通

时间:2014-03-06 14:05: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专题二复习资料:商业城市与交通》,供大家开云kaiyun(中国)习参考!


专题二 商业 城市与交通-----加快城镇化建设
主干知识构建
Ⅰ.我国古今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发展
1、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中原市场繁荣。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魏晋南北朝: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4、隋唐
(1)隋铸五铢钱,唐通用开元通宝,成为历代货币的范式。
(2)城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内有邸店、柜坊。
(3)城市里有夜市,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4)商人足迹遍全国,胡商也遍布各大都会。
5、明清
(1)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4)对外推行闭关政策,仅留广州对外通商。
二、近代:在列强的炮舰下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日益殖民地化和商品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现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1、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实行计划经济。
2、xx届xx全会后,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对外开放。
3、中共xx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Ⅱ.中国古今城市的发展
一、 古代
1、商周时:商、周都城都是全国的政治、交通中心。
2、春秋战国: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3、隋唐
(1)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商业大都会。
(2)扬州与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中心,有“扬一益二”之说。
(3)广州为南方商业大都会,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4、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二、近代
重点了解上海、南京和武汉。
三、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1、一五计划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和工矿就业,开始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大炼钢铁的进行,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工业化和城市化过快发展。
3、“*”十年,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受阻。
4、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力得到解放,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经济开放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政府及时实施城镇化战略。
Ⅲ.中国古今交通的发展
1、秦朝:统一车轨,修驰道,东达燕齐,南抵吴越。
2、汉朝: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影响)。
3、隋朝
(1)开通大运河。
(2)修筑驰道:榆林→涿郡,太原→洛阳。
4、唐朝
(1)陆路
长安;向东→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2)海路
登州(向东)→韩国;扬州(向东)→日本;广州(经海上丝绸之路)→波斯湾。
5、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6、近代:列强在中国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控制中国铁路大动脉,将其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7、现代
(1)一五计划期间修成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完成兰新、包兰铁路,加快了西部的开发。
(3)*时期完成了成昆、湘黔铁路,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成大秦、京九铁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西欧鹿特丹,连通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联系。
Ⅳ.世界交通和城市的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发现美洲,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开始把世界连为一体。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开始城市化进程。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制造出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同时,飞机、远洋轮船、电车得到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