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20首)#】秋天,像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家精心创作的一幅绚丽画卷。湛蓝的天空如宝石般澄澈,白云悠然飘荡,仿佛在诉说着宁静的故事。金黄的稻田在阳光下闪耀着丰收的喜悦,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着头,仿佛在感恩大地的馈赠。枫叶如火般燃烧,为山林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童话世界。下面是©开云网页版为您整理的《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20首)》,仅供大家查阅。
1.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一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2.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二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三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四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5.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五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6.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六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7.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七
《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8.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八
《秋闺怨》
宋曹勋
忧勤番作妒,险詖自为才。
赵瑟弦初绝,秦筝曲更哀。
蛛纲罗妆鉴,庭芜暗玉阶。
听鸡虽自误,辞辇却成非。
犹谢昭阳月,时来照寝衣。
9.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九
《西楼秋晚》
宋范成大
楼前处处长秋苔,俛仰璇杓又欲回。
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
晴日满窗凫鹜散,巴童来按鸭炉灰。
10.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
《秋望寄王使君》
唐贯休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11.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一
《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
宋黄庭坚
乐天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
只欠小絩蛮素在,我知造物爱公深。
12.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二
《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3.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三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4.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四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5.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五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6.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六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七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8.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八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9.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十九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0.小开云kaiyun(中国)1一2年级秋天的古诗 篇二十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