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时间:2024-07-12 13:32: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高一# #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是©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漫长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1.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一


  化开云kaiyun(中国)结构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开云kaiyun(中国)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开云kaiyun(中国)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开云kaiyun(中国)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开云kaiyun(中国)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2.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二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_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_结晶析出,得到_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_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3.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三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4.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四


  化开云kaiyun(中国)能与热能

  (1)化开云kaiyun(中国)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开云kaiyun(中国)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开云kaiyun(中国)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开云kaiyun(中国)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开云kaiyun(中国)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5.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五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_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6.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六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7.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七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

  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8.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八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开云kaiyun(中国)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开云kaiyun(中国)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开云kaiyun(中国)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开云kaiyun(中国)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开云kaiyun(中国)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开云kaiyun(中国)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开云kaiyun(中国)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_氧化物(Al2O3)、_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氧化物或_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9.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九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开云kaiyun(中国)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开云kaiyun(中国)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10.高一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十


  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