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6-04 15:44: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初中二年级# #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开云kaiyun(中国)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开云kaiyun(中国)生综合开云kaiyun(中国)习能力的体现。在开云kaiyun(中国)生时代,开云kaiyun(中国)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开云kaiyun(中国)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开云kaiyun(中国)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开云kaiyun(中国)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开云kaiyun(中国)阶段就养成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下面是©开云网页版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1.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一


  1、词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2、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2)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3)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4)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5)“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还有“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3、语素

  (1)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2)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如“话、习、确、民”;

  (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如“者、第、阿”。

  4、语法知识点

  语法=词法+句法;语法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时空隧道。

  阅读古文的三大障碍:眼花缭乱的词类活用;体系庞杂的文言虚词;纷繁变幻的文言句式。但是,理解了汉语语法,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所以,开云kaiyun(中国)语法不是为了懂语法,而是为了读懂文言文。

  理解汉语的词类,能见词判性;会分析古今句子的结构,一眼识别古文中的倒装句。

2.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二


  第一章勾股定理

  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判定: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定义:满足a+b=c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

  定义: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也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

  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矩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等腰梯形: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同一底上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多边形: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三角形、四边形和六边形都可以密铺。

  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三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

  位置表示方法:方位角加距离;坐标;经纬度

  定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书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常,两条数轴分别至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和y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图形随坐标变化:向上/下/左/右平移X个单位长度、横向/纵向拉长X倍、横向/纵向压缩X倍、放大/缩小了X倍、关于x/y轴成轴对称、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第六章函数

  定义: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是x自变量,y是因变量。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在函数y=kx+b中,

  当k>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

  第七章二元方程组

  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方程。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方程组。适合一个二元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方程的一个解。二元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方程组的解。解二元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以一个未知数代另一个未知数的解法称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通过两式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的解法称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定义: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1/n(X1+X2++Xn)叫做这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一般地,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出现次数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一元不等式和一元不等式组

  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不,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由几个一元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解不等式的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四、解不等式组的步骤

  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

  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列一元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关系式;

  (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

  (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六、常考题型:

  1、求4x—67x—12的非负数解。

  2、已知3(x—a)=x—a+1r的解适合2(x—5)8a,求a的范围。

  3、当m取何值时,3x+m—2(m+2)=3m+x的解在—5和5之间。

4.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四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开云kaiyun(中国)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开云kaiyun(中国)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开云kaiyun(中国)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开云kaiyun(中国)、儿童文开云kaiyun(中国)、民间文开云kaiyun(中国)、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记叙文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一般的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经常使用。

  3、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

  4、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

  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6、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7、线索,指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说明文

  8、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9、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0、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

  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

  12、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描写叙述。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14、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15、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

  16、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18、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19、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

  20、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小说

  2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开云kaiyun(中国)体裁。

  23、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

  24、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顶峰、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2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服务的。

  26、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

  27、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散文

  28、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性散文。

  29、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我们开云kaiyun(中国)过的叙事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枣核》、《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小橘灯》,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开云kaiyun(中国)过的抒情散文有《春》、《荔枝蜜》、《白杨礼赞》、《听潮》。

  诗词

  30、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性、精炼性、音乐性。

  31、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我们开云kaiyun(中国)过的叙事诗有《卖炭翁》《木兰诗》《石壕吏》

  32、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造的歌词,后来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33、民歌体诗是仿照民歌样式所写的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的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诗歌。如《敕勒歌》。

  34、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和诗的特点。我们开云kaiyun(中国)过的散文诗是高尔基写的《海燕》。

  35、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

5.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五


  1、 lie

  (1)动词,意为“躺”,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分别为lay和lain,现在分词为lying。

  I found he was lying on the ground.我发现他躺在地上。

  【拓展】 (1)lie有“位于”的意思。

  A temple lies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一座寺庙位于山顶之上。

  (2)lie作动词时,也可意为“撒谎”,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规则的,均为lied。lie也可用作名词,意为“谎言”。

  Don’t lie to me.不要向我撒谎。

  The boy told a lie to me.这个男孩向我撒了谎。

  (3)英语中,部分以-ie结尾的动词的-ing形式必须改ie为y再加-ing。

  die → dying tie → tying lie → lying

  2、 hope

  hope意为“希望”,用于表示有可能实现的愿望,其后可接不定式或宾语从句,但表达“希望别人做某事”时,则需用hope that从句。

  I hope you can pass the exam.我希望你能通过考试。

  【拓展】hope与wish的辨析:

  so hope+ to do sth注意:没有hope sb. to do sth的用法

  that从句表示很有可能实现的主观愿望

  that从句用虚拟语气表示不太可能实现的愿望

  3、 advice

  advice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意见、建议、劝告、忠告”,不能与不定冠词a连用。

  a piece of advice一条建议

  Let me give you some advice.让我给你一些建议。

  Thanks for your advice about the house.谢谢你关于房子的建议。

  【拓展】

  (1)give advice (on)给…提(有关…)的建议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你能给我一些关于如何开云kaiyun(中国)好英语的建议吗?

  (2)take one’s advice听从某人的建议

  I’ll take your advice, and do exercise every day.

  我会听从你的建议,每天锻炼身体。

  (3)advise是advice的动词形式,意为“建议”,常用于advise sb. to do sth.的结构中。

  He advised me to read English every morning.他建议我每天早晨读英语。

  4、 should

  should是情态动词,意为“应当,应该”。表示义务、责任,可用于各种人称,无人称和数的变化,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只能和主要动词一起构成谓语,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和情态;否定形式为should not,缩写为shouldn’t。其主要用法有:

  (1)表示责任和义务,意为“应该”。

  You should take your teacher’s advice.你应该听从你老师的建议。

  You shouldn’t be late for class.你不应该上课迟到。

  (2)表示推断,意为“可能,该”。

  The train should have already left.火车可能已经离开了。

  (3)当劝某人做或不做某事时,常用should do sth.或shouldn’t do sth.,比must和ought to更加委婉。

  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 vefore you go to bed.你在睡觉前应该刷牙。

  5、 need

  (1)need作实义动词,意为“需要,必然”,有人称、时态及数的变化。

  sb./sth.需要某人/某物

  need+ to do sth.需要做某事

  doing需要(被)做

  He needs some help.他需要些帮助。

  You didn’t need to come so early.你不必来这么早。

  The flowers need watering.花需要浇水。

  (2)need也可作情态动词,意为“需要,必须”,没有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后接动词原形,多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

  He need not go at once.他不必立刻走。

  Need he go at once?他必须立刻走吗?

  用must提问的句子,其否定回答常用needn’t。

  — Must he hand in his homework this morning?

  他必须今天上午交作业吗?

  — No, he needn’t.不,不必了。

  【拓展】

  need to do和need doing的辨析:

  need to do sth.意为“需要干某事”,是自己主动去干某事;need doing其主语是物,含有被动的意义,相当于need to be done。

  The student needs to do his homework as soon as he gets home.

  那个开云kaiyun(中国)生需要一回家就做家庭作业。

  My computer needs repairing.我的电脑需要修理。

  6、 until

  until意为“直到…”,有下列用法:

  (1)作介词,后接时间名词,在句中作时间状语。

  (2)作连词,后接从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We waited until the rain stopped.我们等到雨停了。

  She stayed there until 9 o’clock.她一直等到9点钟。

  【拓展】

  (1)until用在肯定句中,多与持续性的动词连用表示某动作持续到某时,until相当于till。如stand、wait、stay等,表示主句动作的终止时间。

  (2)until可用于否定句中,即not…until…意为“直到…才”,常与非延续性动词连用。如open、start、leave、arrive等,强调主句动作开始时间。

  The child didn’t go to bed until his father came back.

  直到父亲回来,那个孩子才睡觉。

  You’d better wait until the rain stops.你好等到雨停。

  7、 have a cold

  have a cold是动词短语,意为“患感冒,伤风”,也可以说成catch a cold/get a cold或take a cold。其中have表示“患病,得病”,不能用于进行时态,但可与一段时间连用,表示状态;而catch/get a cold则表示瞬时动作,不能同一段时间连用。

  cold在此是名词,意为“伤风、感冒”。

  I have had a cold for three days.我感冒三天了。

  此句也可以表达为:I caught/got a cold three days ago.

  cold还可做形容词,意为“冷的,寒冷的”。

  A cold wind was coming down the valley.有一股冷风正吹进山谷。

  【拓展】

  表示人体某部位“痛”时的几种结构:

  (1)have a+身体部位名词后加-ache构成。

  have a headache头痛have a toothache牙痛

  have a stomachache胃痛

  (2)have a sore+身体部位名词。

  have a sore throat喉咙痛have a sore arm胳膊痛

  have a sore foot脚痛

  sore是形容词,意为“疼痛的”,通常放在表示身体部位的词前,表示哪个部位疼痛。

  (3)身体部位+ hurt/ache。

  My eyes hurts.我眼睛痛。

  My legs ache.我腿疼。

  (4)have a pain in/on+the+身体部位。

  I have a pain in the arm.我胳膊痛。

  (5)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one’s+身体部位。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your eyes.你的眼睛有毛病。

  8、 feel well

  (1)feel是系动词,后接形容词作表语,说明主语的状态、性质、特征。

  I feel tired.我感觉累了。

  【拓展】

  类似feel这种用法的词还有:look(看上去)、smell(闻起来)、sound(听起来)、taste(品尝)、get(变得)、grow(变得)等。

  (2)well在此是形容词,意为“身体健康的”,在句中作表语。

  I don’t think you are a really well man, so you should do more exercise.

  我认为你不是真正健康的人,所以你应该多锻炼。

  9、 too much

  too much在课文中作形容词,意为“太多,过于”,后接不可数名词,也可作代词短语。much是形容词,意为“许多的,大量的”。

  I had too much. I’m full now.我吃的太多了,现在饱了。

6.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7.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七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8.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八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东北平原。

  5.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高、提供商品粮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9.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九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10.八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篇十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开云kaiyun(中国)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

  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开云kaiyun(中国)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14、酵母菌(了解)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15、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16、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17、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酵母菌。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