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婴幼儿的古诗10首

时间:2023-11-22 14:49: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婴幼儿# #适合婴幼儿的古诗10首#】古诗是很好的幼儿语言教开云kaiyun(中国)资源,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开云kaiyun(中国)习古诗,一方面可以锻炼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另一方面能大量积累词汇,能丰富自身的文开云kaiyun(中国)语言。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适合婴幼儿的古诗10首。欢迎阅读参考!



1.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一

  画鸡

  唐寅〔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一作: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2.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二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3.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三

  渡汉江

  朝代:唐朝|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古诗简介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表达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思乡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翻译/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此刻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注释

  汉江:汉水。宋之问因张易之事而被贬岭南,于神龙二年逃归洛阳。此诗作于途经汉水时。此诗原题李频作,误。

  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书:信。

  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4.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四

  村居

  朝代:清朝|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开云kaiyun(中国)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诗简介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开云kaiyun(中国)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翻译/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开云kaiyun(中国)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

  散开云kaiyun(中国):放开云kaiyun(中国)。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

5.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五

  别董大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6.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六

  舟夜书所见

  朝代:清朝|作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古诗简介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翻译/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

  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7.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七

  咏柳

  贺知章〔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8.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八

  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行人来来往往人,只是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单单,只是。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9.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九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10.适合婴幼儿的古诗 篇十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