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2-17 11:54: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高三# #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三地理复习是一次对知识的重新开云kaiyun(中国)习,所以对于很多在高一、高二没有开云kaiyun(中国)好地理的同开云kaiyun(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好机会。©忧考网为各位同开云kaiyun(中国)整理了《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有所帮助!

1.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一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H=90°-|α±β|H—正午太阳高度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所求地点的纬度

  当α与β处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减;当α与β不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加。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杆影的计算

  2、热水器的调节

  3、楼高、间距的选择

2.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二


  1.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2.丘陵:

  丘陵是指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高地。海拔大约在200m~500m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3.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海拔高度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3500米以上为高山。

  4.高原:

  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中间稀疏,边缘密集)

  5.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3.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三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4.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四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5.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五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6.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六


  ⑴按能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②新能源:目前技术水平所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地热能、核能。

  ③来自天体引力的能量(日、月对地):潮汐能。

  ⑶按资源性质分类:

  ①非可再生能源: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应该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②可再生资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续利用。∴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最充分利用。

  ⑷能量是否转换分类:

  ①一次能源:上述四种分类中除沼气外的各种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②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热水、沼气、液化石油气、激光等。

  ⑸清洁能源:指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如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