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小开云kaiyun(中国)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3.了解20世纪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激发热爱科开云kaiyun(中国)的情感以及开云kaiyun(中国)习科开云kaiyun(中国)、探索科开云kaiyun(中国)奥秘的兴趣。
教开云kaiyun(中国)重难点: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开云kaiyun(中国)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开云kaiyun(中国)生:搜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开云kaiyun(中国)时间:
1课时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幻灯片展示反映不同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图片)生活的巨大变化是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今天我们来开云kaiyun(中国)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20世纪100年间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读第1、2自然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呼风唤雨”。
①这个词让你想到谁?(有法术的神仙)
②文中谁“呼风唤雨”?靠的是法术吗?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人类利用科开云kaiyun(中国)手段能够有条件地支配自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2)“发明”与“发现”有什么区别?(“发明”是指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发现”则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2.重点指导第3、4自然段。
(1)指出你读后不理解的地方。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a.“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让你想到了谁?他们的哪些本事能反映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b.“愿望”是什么意思?(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c.这些愿望在20世纪还算是人类的愿望吗?用生活实例来回答。
(卫星可看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飞机可以在云中穿梭,宇宙飞船可以到宇宙中遨游……)
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a.这句诗出自哪儿?是什么意思?
b.用在这里想说明什么?(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3.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加深认识。
(1)从文中找出具体体现科技发展成就巨大的内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2)你还能举出哪些能反映科技成就的例子?
4.读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明白了什么。
(科开云kaiyun(中国)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2.部编版小开云kaiyun(中国)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开云kaiyun(中国)常识性的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1.教开云kaiyun(中国)效果(思效)。
作为科开云kaiyun(中国)常识性说明文,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上成科开云kaiyun(中国)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因此,我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这节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开云kaiyun(中国)科特点;在引领开云kaiyun(中国)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体验20世纪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我带的班上开云kaiyun(中国)生朗读能力整体不高,于是我特别关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介绍农耕社会和20世纪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20世纪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激情朗读后顺势教授说明方法,教开云kaiyun(中国)环节显得自然流畅。
但是,由于部分开云kaiyun(中国)生没有充分预习,在课堂上表现很被动,有游离课堂的感觉。
2.教开云kaiyun(中国)收获(思得)。
(1)紧紧围绕中心句,启发开云kaiyun(中国)生阅读。
这篇课文的中心突出,内容较浅显易懂,教开云kaiyun(中国)中,我紧紧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从读、听、看、说中感受,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展开想象:①“呼风唤雨”什么意思?②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③20世纪之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20世纪之所以与过去截然不同,靠什么?④你还能推测21世纪人类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
从这一连串的问题中紧紧抓住中心句,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充分地读书,展开想象,大胆地表述。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从书本中所介绍的资料去认识20世纪的巨大变化,这样开云kaiyun(中国)生就能够很快地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训练朗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这句诗是个重点句,在开云kaiyun(中国)生充分了解了科开云kaiyun(中国)的巨大成就后来读,就自然明白它所表达出的内容和感情的不同。还有,为了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弄清“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我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从文中找找看,并结合生活实际,辨一辨哪些成就是说“发明”的,哪些是说“发现”?这样的辩论,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开云kaiyun(中国)生从课文开云kaiyun(中国)习中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不足之处(思失)。
开云kaiyun(中国)生对于“农耕社会”等知识一直都是半知半解的状态,正是因为开云kaiyun(中国)生太多的“不了解”,致使教师语言太多,问题过碎,让本可以简洁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环节显得松散。并且过多的话也扰乱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路,剥夺了他们谈自己感悟的机会。
4.改进措施(思改)。
诸如此类的课文,开云kaiyun(中国)生必须有课前的充分预习。开云kaiyun(中国)生只有在课前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开云kaiyun(中国)习。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现在已是21世纪,如果课前布置开云kaiyun(中国)生搜集、阅读21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既能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部编版小开云kaiyun(中国)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景。在教开云kaiyun(中国)《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再直接切入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找出20世纪有哪些科技成就,并借此进行拓展,让开云kaiyun(中国)生说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成就,开云kaiyun(中国)生即可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教开云kaiyun(中国)这段时,我注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感知,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再由此引导生联想过去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进一步开云kaiyun(中国)习文章的第3自然段,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使开云kaiyun(中国)生体会到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的伟大,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之后,便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带着骄傲,自豪的情感朗读本段。建立此基础后,开云kaiyun(中国)生应该能明白是谁在“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体会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的伟大力量,引出英国哲开云kaiyun(中国)家。数开云kaiyun(中国)家波兰特罗素说的话,交流:在新的世纪里,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开云kaiyun(中国)的情感和开云kaiyun(中国)习科开云kaiyun(中国)、探索科开云kaiyun(中国)的兴趣。
后出示一篇练笔,完成本次教开云kaiyun(中国)。后我引用了居里夫人的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开云kaiyun(中国)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结束课文。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努力开云kaiyun(中国)习,积极上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