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又逢八月十五话中秋散文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篇二】又逢八月十五话中秋散文
今夜是中秋,太阳早早落下,可月亮还没有出来。搬来椅子坐在庭院中,望着满天的星星,但却没有月亮柔和的光来抚摸它们。今夜的月亮还没有出来,是否有几分寂寞?是否有几分凄凉?但是我相信“但愿人长久”的美好愿望。过了许久,出现了柔和的月光,“月亮,月亮”终于出来了。
中秋是中国人的节日,是每个思念家人的节日。不知道那些还在他乡的游子们,是否在这一轮明月中深深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怀念,是否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感。
想到这儿,思绪断了…
不知是与天俱来的感性,还是对父母的感谢。在今天,在中秋,在月下,我留下了两行热泪。
不知不觉,天已经寒了。可我还没有睡意,望着这美丽的夜空,望着这皎洁的月亮。希望在下一年的中秋节中每个人都可以回家陪伴自己的家人,一起聊天,一起欣赏月亮…
入夜,天已寒,愿天下所有人都在一起,告诉我们,我的心中有你…
【篇三】又逢八月十五话中秋散文
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高兴地回奶奶家,太阳刚下山,我们就边吃月饼边散步,来到了小溪边准备赏月。
细细的溪水,流着小草和野花的香味,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一会儿,天黑下来了,我们围坐在草地上,吃着月饼唱着歌,期盼月亮快快出来,我正做着游戏,突然发现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我们激动地欢呼起来。初升的月亮像一个大大的红月饼,真想咬一口;我躺在石头上,看月亮是怎样上升的,只见它离树梢越来越远,升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明亮,像透明的一样;夜空明净,没有一丝云彩,真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哪。
月亮把月光洒向大地,大地变成了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溪边的洼地里都住着一个月亮,草地上,我听到蟋蟀歌舞团的美妙歌声,它们也在过中秋节吧?我用清凉的溪水洗脸,顿觉神清气爽,轻轻地搅动溪水,搅碎了水中的月亮,它们好像变成了碎银子,水面银光闪闪,十分好看。我听着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嫦娥被坏人逼迫下吃了药,飞上天空,在月亮上停了下来,不能和家人团聚了。“不能和家人团圆,好可怜哪!”我希望大家都是团团圆圆的,不像嫦娥那样寂寞孤单,那该多好呀!
夜更深了,我们踏着皎洁的月光回家。今夜的月亮真圆,希望每天的月亮都像今夜一样明亮。
【篇四】又逢八月十五话中秋散文
今年的中秋赏月对于我来说是别具一格的,与众不同。
我去开云kaiyun(中国)乒乓球,一路上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里想:今年的中秋节会不会看不到月亮呢!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训练场地。天渐渐黑了下来,我抬头一看,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时地从云朵姐姐的怀抱里探出头来,一会儿又缩回去了;又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戴着一层面纱,一会儿看看,一会儿躲起来,像是在捉迷藏。
训练一结束,我像火箭一样奔出训练场地,看着中秋的月亮,心里美滋滋的。我看着月亮遐想联翩:那不是小玉兔在捣药吗,嫦娥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后羿,后悔自己偷灵药,真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还看见了吴刚在砍桂花树,一刀一刀地砍着,汗浸湿了他的衣服,心里下决心要把面前这高大的桂花树给砍掉。
妈妈告诉我:月亮是折射太阳光才变亮的,月亮的光是不会发热的。我看着这时的月亮像一个煮熟的鸡蛋黄,还像一个橘子,更像一个*的乒乓球。
我们拿起手机纷纷给“鸡蛋黄”拍照。突然有人说:“唉,你照的月亮怎么是扁的呢?”有人在旁边立马反驳道:“不可能,月亮怎么会是扁的呢”“那肯定是你的手动了,要不月亮不会是扁的”“试一试,试一试”……大家特别的兴奋,都来看“扁月亮”。我拿起手机,故意抖动手照了一张照片,果然月亮是扁的,大家哈哈大笑。
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月亮变大变亮了,真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的月亮真像一个大大的白玉盘。
今年的中秋节真是太有意思了。
【篇五】又逢八月十五话中秋散文
盼到了,终于盼到了!我们总算迎来了中秋佳节。人们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
下午,我们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坐在阳台上。等待了许久,天边的云彩渐渐散去,天慢慢黑了下来。灵宝市灯火通明,如同一个不夜城。
不一会儿,出现了一些星星点点的像钻石一样的东西——星星,星星旁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渐渐升起来了。月盘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它黄澄澄的,像一个橘子高高挂在那甚蓝甚蓝的天空中。它是天空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周围还有丝丝浮云包裹着,散发着阵阵神秘感。又似一位小姑娘用丝巾遮着脸庞。“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啊,这皎洁的明月,不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白玉盘吗?
我打开了一盒大分量的月饼,妈妈把这些“美味”拼成盘,端到那银白银白的阳台上。真是各式各样,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枣泥的、还有肉松的,都像月饼一样圆。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了。爸爸妈妈露出美美的酒窝;我顾不得说一句话;爷爷奶奶一边细细的品味着月饼,一边静静地望着月亮,好像在想:天上的嫦娥仙子有月饼吃吗?
中秋圆月就是与众不同,它悄悄给大地妈妈换上了银白的礼服,给柳树姑娘围上了一条白花花的围巾。给人一种舒服自在的感受。它似乎比以往更可爱、更美丽、更温柔。
皎洁的月亮上出现了一个黑影,那不是嫦娥姐姐吗?她今天穿得格外漂亮呢,粉色的衣,*的裙,紫色的纱。旁边还有碧绿的桂花树,咦?树上还有只可爱的小玉兔在对我笑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天涯海角的游子们,在这个该全家团圆的日子里,怎会不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呢?
这真是一个既美丽又难忘的中秋佳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