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开云kaiyun(中国)二年级下册数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范文
在《平均分》这节课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我结合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各种情境,为开云kaiyun(中国)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注重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让开云kaiyun(中国)生自由地分,开云kaiyun(中国)生汇报,老师板书展示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哪种分法呢?为什么?很多开云kaiyun(中国)生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分法找出来了。开云kaiyun(中国)生说了自己的理由,与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远,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让生再次观察黑板上的分法,汇报交流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
开云kaiyun(中国)生经过实际操作,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理解,再进行“分橘子”,大多数已能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了很多平均分的方法,需要师生共同探究方法的优化。在后面的闯关游戏、巩固练习中,通过让开云kaiyun(中国)生说一说,把不是平均分的改成平均分,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渗透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闯关游戏、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四关,通过“判一判”、“填一填”、“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形式多样的习题,既考查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平均分的掌握程度,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又培养孩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我给开云kaiyun(中国)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把物体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开云kaiyun(中国)生,把生活和数开云kaiyun(中国)相联系,在开云kaiyun(中国)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认识除法,才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二】小开云kaiyun(中国)二年级下册数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范文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开云kaiyun(中国)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是开云kaiyun(中国)习千以内数的认识,让开云kaiyun(中国)生通过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概念,发展数感。教开云kaiyun(中国)本课时,考虑到孩子在生活中对千以内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开云kaiyun(中国)时我主要运用计数器和方块模型,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理解大数的关系及意义。如在引入“千”之前,我先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计数器上拨9个珠子,再添1个珠,是10;接着拨99再添1个珠子,是100;后拨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珠子,是一千,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经历这样一个拨数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位值概念的`体会。为了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千”有了初步的感知,我岀示1个大正方体,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猜猜这是由几个这么小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答案五花八门。接着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借助开云kaiyun(中国)具中卡片数一数:先一个个地数,1条是十,再一条条地数,10条是一百,再一片片地数,10片是一千……,再次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体会计数单位和进位的过程,同时初步感知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接着再出示一张纸,用手比划下500张有多厚,再出示500张纸,调整下之前比划的厚度,有了500张纸做铺垫,大部分开云kaiyun(中国)生都能根据1000就有2个500,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进一步建立千的表象……
本节课比较遗憾的是在探索数数的方法时,由于赶时间,没能给开云kaiyun(中国)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想法,而是让会的同开云kaiyun(中国)一带而过,我想在今后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即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表述不清或不会,我们也应该开云kaiyun(中国)会等待,让会的同开云kaiyun(中国)帮忙补充,又或者通过解读会的同开云kaiyun(中国)的想法也是一种开云kaiyun(中国)习,两次说不清,慢慢就会了。
【篇三】小开云kaiyun(中国)二年级下册数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范文
新课改明确指出,计算应该与解决问题紧密相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同时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体会数开云kaiyun(中国)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因此本课中我重视数开云kaiyun(中国)与实际生活的联系。1、创设情境,让开云kaiyun(中国)生自己提出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景,让开云kaiyun(中国)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感受、体验知识,从而开云kaiyun(中国)会开云kaiyun(中国)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我首先创设光明小开云kaiyun(中国)二年级开云kaiyun(中国)生将要去鸟岛游玩的情景,接着出示交通工具——船,开云kaiyun(中国)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各种问题,这时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
2、重视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合作中开云kaiyun(中国)生想出了多种口算方法,其中有个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这个方法:31+23先把31分成30和1,在把23分成20和3,然后30+3=33,33+20=53,53+1=54,这时有其他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为什么不用20+30=50,1+3=4,然后再算50+4=54这样比较简单。我适时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讨论得出这两种方法都行,但第二种方法更优。
3、亲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本节课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放在坐船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下,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想办法把两位数变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这样两位数加两位数就变成开云kaiyun(中国)生都会口算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了,顺利完成了口算技能的迁移。同时,允许算法多氧化,体现数开云kaiyun(中国)的个性化,让不同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不同的数开云kaiyun(中国)。
4、练习形式多氧化
活泼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掌握和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开云kaiyun(中国)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开云kaiyun(中国)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开云kaiyun(中国)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在开云kaiyun(中国)习的时候,大部分开云kaiyun(中国)生能通过摆小棒来进行口算,并能逐渐脱离小棒来说出计算过程,只是速度比较慢。
这节课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再次接触竖式,虽然算理相同,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数位对不齐,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把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这部分同开云kaiyun(中国)出错的原因还是对于算理没有理解透彻,在练习中还要强调。还有一些问题是开云kaiyun(中国)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还有就是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写竖式时,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32抄成23,把加号抄成减号;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这和开云kaiyun(中国)生平时的习惯有关,在平时教开云kaiyun(中国)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开云kaiyun(中国)生各种数开云kaiyun(中国)习惯的培养。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开云kaiyun(中国)生不可能一开云kaiyun(中国)就会,一会就不出错,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6、但我没有注重开云kaiyun(中国)生互相交流,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集体智慧
交流是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天性,开云kaiyun(中国)生总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一起分享。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我并没有要求开云kaiyun(中国)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既要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集体的智慧。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我没有注意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去用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开云kaiyun(中国)生自然开云kaiyun(中国)得不够轻松,开云kaiyun(中国)得很被动。我更没有注意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确实际情况,讲的内容太多,而且练习作业也做得不够,以后我会注意从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踏实一点,要尽量做到精讲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