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中秋节初二日记篇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盼望的中秋节也终于来临了。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为中秋节这天正好在八月中旬,所以中秋节又叫八月节,八月半。当中秋节到来的时候,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不顾远在外里地赶回来,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一顿团圆饭。所以在游子的心里,中秋节又是团圆节。在所有人的心里,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有团圆的韵味。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呢?在《周礼》这本书中,就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传说中秋节的起源于唐朝。那时中原还未统一,有个吐鲁番人(指现在西藏那边的人)向唐太宗进贡了一个彩色的圆饼,唐太宗品尝了一个彩色的圆饼,唐太宗品尝后觉得味道还不错。后来,这种月饼广泛流传到了民间。而到清朝的时候,中秋节已经变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而那时中秋节叫仲秋节,但凡这天到来的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外出猜灯谜。渐渐地,中秋节形成了除春节外的第二大节。还有关于中秋节的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呢!据说从前天上有九个太阳,致使民不聊生。后羿看到了此情景,便弯弓搭箭,射掉了八个太阳,拯救了人类。王母娘娘为了嘉奖他,赐给后羿两颗仙丹,吃了后可以升天做神仙。后羿的妻子嫦娥起了贪心,囫囵吞了那两个仙丹,最终升上天空,到月球做了神仙。另一版本就是后羿得到了两颗仙丹,他的徒弟起了贪心,趁后羿不在家,想偷走仙丹,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捍卫仙丹,便一把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变成了一个仙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最后,请大家好好享受这中秋节吧!
不一样的中秋节初二日记篇二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这个中秋节,我在家里跟着妈妈做月饼。
平时我只知道吃,这月饼是怎么做出来的?今天总算得见庐山真面目了——只见妈妈先在一个容器里放入了200g冰激凌粉,然后加入100g豆沙植物油,这些材料可是没称过重量不能随意放的哟。妈妈将材料混合搅拌后放在一边,然后开始和面。十几分钟后面和好了,只见她将混合的原料揉成一个面团,分给了我一点。
我拿到了一块乒乓球大小的面团,咖啡色的。妈妈让我先把面团拍平,我仔细的把它拍得很平很平,大小跟我的手掌那么大,然后按照妈妈说的把莲蓉馅放上去,再从边沿往中间按,揉成圆圆的汤包那样。别觉得很简单,其实还是细致活,这不,我一不小心把馅露出来了,又一个不小心把面皮弄破了,还是妈妈帮我给弄好了。接着,我把我最喜欢的玫瑰花造型放在按压器里面,轻轻地把面团塞进去,对准碗里使劲一压,最后在月饼表面上洒上一些白色的面粉。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处女作——漂亮迷人的玫瑰花月饼就诞生了。
“叮”一声,月饼出炉了,一个个香香的、圆圆的,让人垂涎欲滴。我看到这一幕,心里甜滋滋的。
不一样的中秋节初二日记篇三
今天是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又名团圆节,象征着团圆。前天还清净些,所以妈妈让我写了一大部分作业,不过我爸爸一个早上都在忙,还好并不吵。到了昨天我也忙起来了,爸爸在忙来忙去,我就得在旁边帮忙,昨天竟然是晚上最忙,搞得我昨天都有些困倦。
终于到了今天,知道了今天要去和很多亲戚去舅舅家吃饭,我立马乐开了花,因为我知道今天一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想到这里我咽了咽口水,突然感觉之前没有白忙活。
晚上,一出门我就看到了又大又圆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好漂亮啊。”我心中默默地称赞着。我们先去了斜塘老街,却发现人太多了,无奈之下只好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虽然只拍了几张照,但是就是因为能拍的照少,斜塘老街又很美,拍出来的照片都很好看,其中我最喜欢的就属嫦娥奔月了,嫦娥身边闪烁着光芒,周围还有玉兔,仿佛已经置身于月球。
到了舅舅家门口,我迫不及待地冲了上去,进去后我在姐姐的房间里和弟弟妹妹玩了会儿,就去另一个房间吃饭了,吃饭中我们愉快地在聊天,吃完饭我们又聚在了一起玩耍,因为我们很少聚在一起,而这次中秋节又聚在了一起,所以这次比平常都开心。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虽然今天的月亮有些瑕疵,但是我们的团聚似乎让它更圆了。
不一样的中秋节初二日记篇四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甜又香;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过生日;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真的,快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即将来临。月亮一天比一天圆,月亮一天比一天晈洁,在这中秋节前后的几天里,雨一直连绵不断,不免让人有些无奈,况且又变化无常,一会雨大,一会雨小,一会晴空万里,一会乌云密布;一会绵绵如丝,一会倾盆漂波,让人匪夷所思。但那一天云雾稀少,月亮格外得圆,格外的皎洁把星星衬托得比平常更加明亮,正如那首诗中所写:天上的星星亮了,像挂着无数的街灯,远处的街灯亮了,像闪着无数的星星……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唯有一些特别的人,他们用心告诉你:艳插茱萸少一人……
那些人喜滋滋的吃着这些团圆饭,过后又聚在院子里,吃着月饼赏这明月,互相聊这中秋节的故事。
突然,我的耳边回荡这一首歌:一一《水调歌头》,歌声悠扬婉转: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使得中秋节的气氛更浓烈了。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那面纱,渐渐地露出她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时,牛郎应该带着织女来到人间去欣赏那些塘老街的灯会……
这就是中秋节。一个只有国内才有的节日,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节日……
不一样的中秋节初二日记篇五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在这我对大家说一声:“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又称月夕、八月节、八月会、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圆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赏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一看到中秋的月亮,我就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与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想起这首诗,我就想起我的外婆。为什么会想外婆呢?因为她在九月一日那天,她在开云kaiyun(中国)电动三轮车,突然从车上摔了下来。住院了七天,就回家休息。本来外公的身体不好,现在外公和外婆的也不好,他们真是你“幸运星”。到今天,外婆的腿又肿了,又去医院了,从外婆摔下来那天到今天的腿肿了,我们也没有也没有打过一个电话,真是对我们很失望!
祝他们中秋节快乐!合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