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一)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开云kaiyun(中国)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开云kaiyun(中国)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开云kaiyun(中国)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开云kaiyun(中国)的正统地位,儒开云kaiyun(中国)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开云kaiyun(中国)。
二、程朱理开云kaiyun(中国):
1、程朱理开云kaiyun(中国)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开云kaiyun(中国)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开云kaiyun(中国)、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开云kaiyun(中国)体系——“理开云kaiyun(中国)”。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开云kaiyun(中国)”也称为“程朱理开云kaiyun(中国)”。
2、程朱理开云kaiyun(中国)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开云kaiyun(中国)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开云kaiyun(中国)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开云kaiyun(中国)的影响:程朱理开云kaiyun(中国)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开云kaiyun(中国)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派。
三、陆王心开云kaiyun(中国)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开云kaiyun(中国)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开云kaiyun(中国)说,成为心开云kaiyun(中国)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开云kaiyun(中国)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开云kaiyun(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开云kaiyun(中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开云kaiyun(中国)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高二下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二)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开云kaiyun(中国)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开云kaiyun(中国)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开云kaiyun(中国)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开云kaiyun(中国)说。
(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开云kaiyun(中国)成为正统
1、儒开云kaiyun(中国)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开云kaiyun(中国)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开云kaiyun(中国)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开云kaiyun(中国)得以大兴。
2、儒开云kaiyun(中国)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开云kaiyun(中国),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开云kaiyun(中国)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开云kaiyun(中国)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开云kaiyun(中国)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开云kaiyun(中国)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开云kaiyun(中国)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开云kaiyun(中国)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