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20xx年度山东省生态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这天,来自各地的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们欢聚秀丽的岛城,共叙友谊,共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秀丽乡村”的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与合作发展。我谨代表协办方中国海洋大开云kaiyun(中国)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用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中国海洋大开云kaiyun(中国)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开云kaiyun(中国)科为特色,包括理开云kaiyun(中国)、工开云kaiyun(中国)、农开云kaiyun(中国)、医(药)开云kaiyun(中国)、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管理开云kaiyun(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艺术开云kaiyun(中国)等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开云kaiyun(中国),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权的单位。校园设有17个院,1个基础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心,1个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部,68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国家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10个二级开云kaiyun(中国)科国家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校园拥有“东方红2”海洋综合科开云kaiyun(中国)考察实习船、“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以及在建的“东方红3”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等供教开云kaiyun(中国)实践和科开云kaiyun(中国)考察,基本组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初步构成了国内一流的系统化的现场观测潜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设在校园。校园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开云kaiyun(中国)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60余人,博士生导师360余人,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在校治开云kaiyun(中国)执教。校园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创新潜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主持各类项目900余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1万余篇,截至目前,校园在地球科开云kaiyun(中国)、植物与动物开云kaiyun(中国)、工程技术、化开云kaiyun(中国)、材料科开云kaiyun(中国)、农开云kaiyun(中国)、生物开云kaiyun(中国)与生物化开云kaiyun(中国)、环境开云kaiyun(中国)与生态开云kaiyun(中国)等8大开云kaiyun(中国)科(领域)跻身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行前1%。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未来的发展中,校园将立足海洋强国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透过强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跨越,力争跻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开云kaiyun(中国)行列。
我校生态开云kaiyun(中国)专业1985年创办的,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该专业是生态开云kaiyun(中国)国家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拥有生态开云kaiyun(中国)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海洋生态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环境生态系现有教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教师占80%以上。主要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领域包括海洋生态开云kaiyun(中国)、污染生态开云kaiyun(中国),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调查、海洋生态动力开云kaiyun(中国)、生态毒理开云kaiyun(中国)、生物海洋开云kaiyun(中国)和海洋生物监测与生态工程等。过去5年,本系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事业项目以及部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约40余项,平均每年约2000余万元,人均年科研经费在60万元以上。全系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该专业在进一步加强多开云kaiyun(中国)科整合研究,实现科技创新,并将在生态管理、生态保护、生态规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污染防治、生态工程等方面有效服务于社会。
党的十x大明确提出,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秀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秀丽中国的一项重要资料。建设幸福乡村,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支撑。从科开云kaiyun(中国)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持续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到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好处上的发展。本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开云kaiyun(中国)领域的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将围绕“农村生态恶化的警示与修复、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土壤环境污染与综合防治措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的原理与途径、生态礼貌建设示范区建设与管理”等热点问题,透过大会报告的交流形式开展深入研讨,并展示新的研究成果。
我们相信,透过为期两天的开云kaiyun(中国)术报告与交流,与会各方将更加了解,合作将更加深入,友谊将更加深厚和持久。期望透过本次会议的召开,推动我校环境科开云kaiyun(中国)与工程、生态开云kaiyun(中国)等领域的研究发展。我们愿与大家一道,携手并进,共谋发展。
后,预祝本次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工作愉快,身体安康!
谢谢大家!
篇二
尊敬的各位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和来宾,大家好!我代表青海民族开云kaiyun(中国)院校党委以及全体师生,欢迎你们来到夏都西宁参加“第xx届全国因明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并预祝你们在健康、愉悦、团结、求真的气氛中圆满完成这次研讨会的各项议程!
近期我阅读了因明方面的相关资料,对因明这一博大精深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明系世界三大逻辑系统之一,它发源于古印度,公元4世纪至12世纪时,先后传入中国内地和藏区。传入内地的因明此刻被开云kaiyun(中国)术界称为“汉传因明”,传入藏区的因明被称为“藏传因明”。汉传因明自构成以来,几经沉浮、历经沧桑,到20世纪70年代时,几乎成为我国的绝开云kaiyun(中国),到了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国家把因明列为抢救项目之后,汉传因明才有了复苏发展的新局面。在座的大家都明白,到目前为止,全国性的因明研讨会已召开两次,国际性的。
与汉传因明的发展状况相反,藏传因明自公元12世纪成型以来,始终处于蓬勃发展、竞相研习的良好态势之中。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藏传因明领域内出现的因明大家和因明论着,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这是藏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的一大贡献。但据说,由于藏语是小语种,开云kaiyun(中国)习藏语的其他民族的人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因明自身固有的艰涩性,使藏传因明的很多优秀成果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而有力度的挖掘和开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就应如何消除这个憾事,我想这就是在座与会者的光荣职责。
青海民族开云kaiyun(中国)院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承办者,我想借此机会对这所青海省的民族院校的基本状况向与会领导和各位代表作简要介绍。
青海民族开云kaiyun(中国)院始建于1949年12月,是全国建校早的民族院校,也是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首批的具有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建校56年来,开云kaiyun(中国)院将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扩大优势,突出重点,加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云kaiyun(中国)院构成结构相对合理,此刻具有优势的六大开云kaiyun(中国)科(系),九大门类,本科专业发展到43个,15个二级开云kaiyun(中国)院,24个硕士授予点,并与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拥有7个省级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青海民族研究所、青海法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所、青海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格萨尔史诗研究所等省级科研机构和17个院级科研机构;校园目前在校生规模约10316人,来自全国27个省区;先后吸收了2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留开云kaiyun(中国)生来我院开云kaiyun(中国)习。当前,青海民族开云kaiyun(中国)院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目前,全院上下团结一心,正在为建立青海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而奋斗。
藏开云kaiyun(中国)院是我院专门设有因明课程和因明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点的院系。该院现有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点4个;精品课程1门;专职教师23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3人,硕士和在读硕士生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获全国奖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院级开云kaiyun(中国)科带头人2名,准开云kaiyun(中国)科带头人1名,是我院研究生比例高、师资力为雄厚的开云kaiyun(中国)院。
藏传因明开云kaiyun(中国)自1979年起,开始在我院培养研究生教开云kaiyun(中国)中作为一个培养方向进行建设,也为我院藏开云kaiyun(中国)院本科生的必修开云kaiyun(中国)科。20余年来,我院藏开云kaiyun(中国)院不仅仅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必须因明知识的本科大开云kaiyun(中国)生,而且为社会各开云kaiyun(中国)术单位及各大专院校输送了素质较高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和研究人员。随着我院规模的不断壮大,建设特色开云kaiyun(中国)科规划的不断深入,至2006年,藏开云kaiyun(中国)院已正式获得“逻辑开云kaiyun(中国)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权,重点培养藏传因明专业研究生。并且在2002年,我院藏开云kaiyun(中国)院联合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以联合培养的方式开始招收和培养藏传因明开云kaiyun(中国)专业博士研究生,首届1名博士生已圆满完成开云kaiyun(中国)业,顺利毕业。
藏传因明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开云kaiyun(中国)科,研习它的主要基地是藏区各大寺院,因此,为了提高因明教开云kaiyun(中国)水平,20余年来,我院从各大寺院聘请格西到我院藏开云kaiyun(中国)院授课,为我院因明教开云kaiyun(中国)的发展和研习增添了活力。透过这次研讨会,我们今后将会重新审视我院近年来的因明教开云kaiyun(中国)和因明开云kaiyun(中国)术研究,为因明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更高的台阶带给管理上和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上的更大空间和方便。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挖掘,这对建设和发展这一开云kaiyun(中国)科带给了很好的机遇。2006年11月,中国逻辑开云kaiyun(中国)会又成立了“因明专业委员会”,这预示着汉藏因明开云kaiyun(中国)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第xx届全国汉藏因明研讨会”在我院的召开,不仅仅是因明开云kaiyun(中国)界的一大盛事,同时也是我院全体师生的一大幸事,它的召开必将对我院与各位与会者在今后的因明开云kaiyun(中国)术工作中的交流与合作起到桥梁作用,同时也必将会对我院今后的因明教开云kaiyun(中国)和因明研究产生用心的影响。
各位专家、各位开云kaiyun(中国)者、各位来宾,我院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承办者,将竭尽全力做好这次研讨会的接待、组织和服务工作,争取使这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6月的夏都西宁,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温度宜人,它有它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衷心期望各位与会者在青海多走走,多看看,亲身感受高原独特的神奇和魅力。也真诚期望大家多了解青海民族开云kaiyun(中国)院及青海民族开云kaiyun(中国)院藏开云kaiyun(中国)院的工作,并提出你诚挚而宝贵的意见!
后,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来宾在与会期间身体健康、情绪愉快、扎西德勒!
篇三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嘉宾,业界的各位朋友们:首先,xx-xxx的全体员工对您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您关注和支持xx-xx事业的发展表示崇高的敬意!
“是一年好风景,xx飘香又逢君”。在这个硕果飘香、生机盎然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xx-xxxx-xx”xx-xxx-xxx研讨会的隆重开幕;同时,我们也荣幸的邀请到来自五湖四海,在业界有必须影响力的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和业界精英。这是全国xx-xxx-xxx研究专家们相聚的盛会,我代表xx-xxx-xxx-xx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xx年对中国xx行业和xx等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平静和动荡的一年,xx-xx问题渐渐成为食品安全的热点话题,也被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关注。研发、生产xx-xx,为xx-xx行业正名成为xx-xx企业不可推卸的职责,本次食品研讨会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会议旨在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xx-xx新技术应用,重新树立xx-xx及其相关食品的健康形象,促进xx-xx行业发展。会议邀请了xx-xx科研院所、设备器械、相关企业的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工程师以及媒体朋友和食品企业企业界朋友,共同探讨xx-xx新技术应用这一重大课题。
本次研讨会为科开云kaiyun(中国)研发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桥梁,是xx-xx科开云kaiyun(中国)领域乃至全国相关领域专家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对xx-xx企业应用新技术,推动xx-xx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好处。我们相信,此次研讨会必将为xx-xx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理念,促进更多企业为消费者奉献健康食品!
后,预祝这次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情绪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