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团圆节作文1000字

时间:2019-08-12 16:38: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中秋节# #八月十五团圆节作文1000字#】中秋到了,送你一个月饼。第一层关心!第二层体贴!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下面是®忧考网整理发布的《八月十五团圆节作文1000字》,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网!

篇一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象征团圆的好日子,远方的亲人都会陆陆续续地赶回来,跟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明月,享受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过节,一进门,就看到客厅里人声鼎沸,笑语不绝。舅舅、舅妈、姐姐和妈妈,还有久违的姨婆都来了。就连门前的大树上的鸟儿们也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更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晚餐很丰富:有宫保鸡丁、鱼香茄子、松毛烤鸭、南瓜饼、摊鸡蛋……还有我最爱吃的蒙古族传统美食----太极黄鳝。那香味直扑鼻子,撩得人口水直流。人都到齐了,我和大家一起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开吃”了,外婆看着我们的吃相,一双大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脸上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皱纹,在和煦的灯光下显得十分漂亮。

  饭后,我和姐姐妹妹们一同去阳台上赏月,只见黑色的天幕上,繁星点点,皎洁的月亮像个巨大无比的玉盘,挂着夜空中。“啊,好美呀。”我们异口同声的发出了赞叹。此时此景,用两句古诗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没有扎花灯,于是我们边赏月,边放烟花。随着噼噼啪啪的爆炸声,一朵朵烟花直奔夜空,在星星和月亮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这时,我的思绪随着烟花飞向远方,我在想念远在北方的大姑,不知她过得好吗?我衷心祝愿大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如果此时她能和我们一起过节,该多好啊!但正如苏轼所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放完烟花后,我们回到客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外公照例拉起了马头琴、悠扬婉转,如歌如诉的琴声在客厅里回荡,我和妹妹和着琴声,跳起了蒙古舞,家人边吃月饼,边欣赏我们的表演,真是其乐融融。

  中秋节,一个快乐、温馨,充满幸福又令人难忘的节日。

篇二


  古往今来,中秋节就是中华民间传统的盛大节日,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注定了八月十五,举头望月与天涯共此时。当人们和家团聚,赏月、游湖之时就赋予了中秋节这样的意义,把人间温情与风物美景联系起来,让人们感受到和家团员的温馨、幸福与快乐,同时带给离乡背井的游子以浓浓的乡愁。

  记得在《东京梦华笔》中曾描绘出“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圣晓”的热闹景象,这正是古人向往团圆、庆团圆的形象体现,对于现在的我们过中秋可谓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选择放烟火,朗朗月下,火树银花,普天同庆;可以选择游公园,桂花飘香,月色缠绕于那暗香浮动的枝头,在脚下洒落点点银光;可以选择江边漫步,明月当空,江风清洌,烟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的银螺般给人清新之感,或者干脆呆在家里,在轻柔的音乐里,吃几样精细菜肴,尝点月饼,凭盒赏月,月光倾城的荣美必将充溢你的胸怀,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秋之夜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明月照千里”的广博至美,于是月光又赐予人们一份思索:远寄乡思!不论远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亲思乡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的月光,借着月心之桥将祈祷传递到远方的家中,愿亲人更好,家乡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时,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读出远方的牵挂与问候。

  中秋月下,我们望着同一轮圆月,任思乡的泪水泛滥而出。想象着往年的中秋节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景象。虽然彼此之间的话少之又少,那个却是那么地温暖与温馨。这也将会变成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因为通过这一次我懂得了团圆时刻的可贵。

  中秋到来,兄弟团聚,姐妹团聚,亲友团聚,这是家,是一个温暖的家,是一个团圆的家。以前,那玩玩的月脸,总挂起亲情的思念。但在此时此刻,月亮圆了,家也圆了,那千千万万的思念也圆了。一起吃饭,虽是简单,却情意绵绵。团聚的愉悦,亲情的思念早已在我的心中,真正明白什么是家。

  晚上,月亮格外的圆,小区里几十个大人和孩子一起点灯笼,点蜡烛。一闪一闪的烛光在我扑朔迷离的眼中闪耀。月亮啊,这是亲情的烛光么?看看这一对对父母和孩子,脸上的笑是迷人的,是单纯的,是个真正的团圆家。烛光点明了整个小区,照亮了夜晚的黑暗,那熊熊的火焰,使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家。

  今晚,月亮很圆,月光很柔和美丽。一家人在月光下赏花观月,这难道不是世界上莫大的幸福吗?星星和月亮妈妈、蓝天爸爸团圆了,我们一家也团圆了。这是盼了多少个早晨,多少个夜晚啊!

篇三


  八月十五月圆秋凉。

  那片引无数诗人为其赞咏的冰魄,高挂在银河中,碎银般的光芒毫不吝啬地洒满大地,清冷美丽。

  抖落一身月光,苏轼举起酒杯,一仰头,心内又添了一份苦愁——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月儿在如此孤单的夜晚,也只有你能陪我饮酒了。既然对我有情,又为何亮得我不敢正视,圆的我心碎呢?

  好象风也知道这原来豪放的诗人的心思,鼓腮一吹,幽暗的云就会慢慢向月儿飘去,不一会儿月亮就藏在云后。

  蹒跚地在院中踱步,苏轼灌进了一杯又一杯。或许是酒力不胜吧,又或许是心头那份愁苦太过于沉重,苏轼最终倚卧在了一棵枫树下。

  已是秋季,枫叶早已红了一树,远远望去如同一团烈火燃烧着夜幕。风儿扫过调皮地摇落几片枫叶,又转身离去。

  一片火红的枫叶在空中打了个卷,漂呀飘落入了苏轼的怀中。

  轻轻地拾起枫叶,苏轼喃喃自语道:“唉,既知终会飘落,枫儿你又何苦红得如此粲然,如此璀艳呢?……莫非你亦有心?一颗火红的心?……”

  苏轼用食指触摸着枫叶清晰的纹路,耳边回响起远方的弟弟的声音。“哥哥……”“别灰心哥哥……”“让我们重头再来吧……”

  刹那间,苏轼如遭电击般战栗了一下,他知道他的自信、他的豪情、他的志愿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

  顾不得沾染上的灰尘,苏轼匆忙地站起望向了夜空。不知何时遮月的云飘去,月亮再一次绽放夺目的光彩,甚至比刚才更加耀眼,连北斗天狼也望尘莫及。

  “月儿方才错怪你了!”苏轼朗声笑道“你有你的阴晴圆缺,我有我的悲欢离合,二者都是不能永团圆的呀!”说完,苏轼入书房取出文房四宝,挥毫写下了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风柔和地拂着大地的脸颊,月静静地照耀着大地,它们看见了也见证了这个中秋的诗夜,这个千古流传的诗夜。

  院子里的那棵枫树又飘落了几片,红叶在空中旋飞,如燃烧的火焰,又好象是诗人的心,乘风飞去,飞到了久别亲人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