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精选古代民间故事三篇#】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开云kaiyun(中国)作品。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精选古代民间故事三篇。欢迎阅读参考!
【狐仙姑娘】
从前,在王庄南头住着母子俩,娘叫王氏,儿子叫王生,日子过的很苦,大年到了,王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说:儿呀,娘给你二两银子,你去集市上卖点年货吧!
王生来到集上,左看右看,东挑西挑,好的嫌贵,便宜的又不喜欢,眼看太阳转到西边,王生看见在东墙角有一个卖画的白胡子,他就走到老头跟前,问:“这幅画多少钱一张?”
老头看了看他问:小伙子,你是不是王家庄的王生?我就这一张美人图了,不多要,就要你两银子吧!
王生想:这么贵的画?手却忍不住去拿,他掀开画一瞧呆住了,画上是一个漂亮姑娘,正冲他抿嘴笑呢,再仔细一看,那画上的姑娘跟真的一样,好像要跳出来一样,王生也顾不得买年货了,掏出仅有的二两银子,拿起画来就跑回去了。
回到家里,看见老娘正在门口等着他,他低着头走过去说::“娘,儿不孝,把买年货的钱买了一幅画,你责怪孩子吧?”
王氏说:“这张画买得好,娘不怪你!”
王生把这张画挂在墙上,怎么看这张画这么顺眼,他想我王生这么大连一个媳妇也讨不上,我能娶个这样的媳妇也就知足了。
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娘在外边喊:“儿呀,你快点去二婶家借点米,咱好做点饭,”
王生来到二婶家门口,见她家门口上挂着大锁,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家里,娘正等着他借米下锅,王生看到饿了一天的老娘,不由得心里一酸,想:不是我买这一幅画,娘能爱饿吗?想到这,大步迈进屋里,就要伸手撕画,可以看美人的笑脸又舍不得了,他走到锅前看看什么能下锅,他掀开锅一看,见锅里放着热气腾腾的白馒头和肉菜,就说:“娘你骗人,你做好了这么多菜,还叫我去借米?”
王氏想,儿子是不是饿疯了,哪有这么好的事呀?可走到屋里一看,就是这样,也没说别的,娘俩就吃了一顿。
从这里开始每天都是这一样,到了吃饭的时候,掀开锅就是馒头、肉菜。
王氏很纳闷,自己这辈子修了好?这么好的事儿,偏让我们碰上了,她这几天留意看也没有人来家里,莫非是儿买回来的那张画是宝画?
等到做饭的时候,王氏就躲在门后偷偷看,一会儿画上的美人像仙女一样飞下来,走到屋里就做起饭来,等做好后又悄悄低飞回画上。
王氏看到这些,又是高兴又是害怕,等到王生下地回来,就把这些告诉了王生。
这天又到了做饭的时候了,美女又下来,悄悄地做起饭来,王生急忙跑进屋,就把墙上的画扯下来,扔进火里。
一阵火烟,血腥味直扑过来,王生猛抬头,看见做饭的姑娘,脸色苍白,眼泪汪汪地走到他跟前,说:“原想跟你好好过日子,原想等我功过炼成以后,跟你好好过一辈子。你现在把我的衣裳给烧了,我只好回家了。如果你不害怕,就等一年后去正南孤家坟找我,我叫青青。”说完就化作一缕青烟走了。
一年后,王生想起青青,就拿起盘缠,向南走,盘缠粮食都吃完了,才到了一个村庄,村口写着狐家坟,坐着一个老头,没等王生说话,老头就问:“你是王生吧?你还认得我吗?”
王生仔细一看,正是买画的老头,就着急地问:“你可知道青青在哪里?快领我去见她吧!”
老头笑哈哈地说:“青青是我的第九个闺女,你现在这里住一些时候,要是能住惯,你俩再离开这儿。”
白胡子老头边说边领着王生走进一个庭院,急忙喊出自己的八个女儿来与王生一一见过。从这儿,王生就和他们像一家人一样过日子,可好长时间也没有见青青的面,只是她的八个姐妹与她说笑玩耍。
王生在这儿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过了一段时间想起了在家的老母亲,就找到白胡子老头说:“我在这儿住了一段时间了,我母亲还在家中受苦,青青我也没能见上一面,现在能不能让我见见她,领她一起回家?”
白胡子老头笑嘻嘻地说:“看你也是个忠厚老实人,我在这里也不瞒你,青青和我们大家得道的狐仙,不是你们凡人,你烧掉的画就是她身上的狐皮,现在已经养好了,如果你不嫌的话,就一起过日子去吧!”说完,向八个姐妹招了招手。
不一会儿,八个姐妹拥着青青走来,青青让王生和自己站在一起,先向老人磕了三个响头,又向八个姐妹行了大礼,让王生合上眼走了。
王生合上眼睛,只听一阵吱吱的叫唤声,觉得身子一松,就飘了起来,越飘越高,越飞越快,不一会儿,就听青青喊:“睁开眼吧,到家了。”
王生睁开眼一看,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正着急时,青青指着一位白发老婆婆说:“那不是你的母亲?”
王生仔细一看,就是自己的母亲,就说:“娘,孩儿让您受苦了,才走了几日,你就老成这样子?”
王氏看了看王生说:“奇怪,怎么你走了二十年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这时青青就对他母子俩说:“我们那里一天,就是你们这里一年,如果你老人家不嫌弃,就让我伺候你一辈子吧!”
以后,王家又过起了好日子。
【端午戴石榴花的来历】
在我国北方,端午节这天,老人都要给子女的头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贵。这个风俗流传已久,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还有个感人的故事。
古时,夷安城南白羊山下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村头住着一位名叫榴花的女子。榴花心地善良,温柔贤淑,与村人和睦相处。当时战事不断,男子都被强拉去服兵役。榴花的丈夫就是在新婚三个月被抓走的,当时榴花已有孕在身。公婆由于思念儿子,忧虑成疾,还没等孙子降生就相继故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榴花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儿子的降生多少让榴花有了好好生活的信心。每逢初一十五她就在自家院子那棵石榴树下摆开香案,祈祷天下太平、丈夫平安归来。
这年春天,夷安瘟疫横行,榴花住的小村也未能幸免。更可怕的是,小村里的人所患病症与别处不同,病人多伴有莫名其妙的头痛,行医多年的郎中也束手无策。这病一旦染上,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视物不清,严重的还会两眼失明。榴花的两个儿子也染上了病。
快端午节了,天气很热,儿子的病越来越重,榴花心急如焚,四处找寻偏方为儿子治病,却始终不见好转。正在榴花束手无策之时,偶听一位游方道士说,西去三百里的霞山上有位得道高人精通岐黄之术,或许可以治这种怪病。于是榴花带着两个儿子动身前往霞山。
榴花一家晓行夜宿,终于到了霞山脚下。榴花从山下一步一跪到了山顶,见到了高人。高人听了榴花的来意,仔细查看了她两个儿子的病情,末了长叹一声:“天意如此,贫道也没有办法。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延缓二子失明。”榴花忙问什么法子,高人对榴花低语道:“你把盐块用石臼细细捣成精盐,每天中午时分,从井里提上清凉之水,把精盐放在水里搅匀化开给孩子洗眼或可明目。”榴花听了再拜答谢,然后领着孩子赶回了村子。
回到村子,榴花发现全村的人大都失明了,没失明的也开始视物不清。她赶忙把家里的盐块捣成精盐搅在水里,然后挨家挨户送去,让他们洗眼。
这天,她又领了两个儿子到村口的井边,提了水,然后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精盐,长叹一口气。那时候盐奇缺,榴花把自家的盐全部用光了,村里人的眼疾还是不见好转。儿子拉拉她的衣袖说:“娘,你说咱家的盐都用光了,怎么不去向村人讨?反正也是给他们治病。”榴花摸着儿子的头说:“村人眼睛看不见,弄点盐不容易,他们的盐还得生活,娘不好意思向他们讨啊。所幸我还没患病,明天我再出门去寻吧。”
正说话的时候,身后突然来了个人。榴花回头一看,原来是位衣衫褴褛的老婆婆。老婆婆看着榴花,眼神里现出异光,道:“刚才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难为你为村人想得这么周到。”榴花向老婆婆深施一礼道:“老婆婆夸奖了。看到村人在受煎熬,实是心里不忍。”
榴花一边和老婆婆说着话,一边用辘轳提上一桶水来。看着那清冽的井水,老婆婆直说口渴,不等榴花同意就趴到桶边要喝。榴花见了,伸手从园边捋了一大把草籽丢进水桶里。老婆婆见了,脸色一变,盯着榴花狠狠地看了几眼。看着老婆婆边吹草籽边小口喝水,榴花这才说:“老人家不要怪罪。这大热的天,看你满头大汗,肯定肚内实热,要是骤然喝下刚打的凉水,冷热相交定会生病,轻则腹痛不止,重则有性命之虞。”老婆婆听了,点了点头,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大义贤妇,何至失命,唉……”
喝罢了水,老婆婆转身就走,但走了一段路又转了回来,她紧紧拉住榴花的手,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对她说:“这事我本不该说,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实话对你说吧,你们这地方的村人不敬神灵,民风败坏,得罪了上天,上天要惩罚你们了。所以先是瘟疫,再让人染上眼疾,然后视物不清直至失明。你讨来的方子,也是只能解一时之痛,村人终究还是要受到惩罚的。端午这天会有一场黑雾降临你们这里,这团黑雾也叫障眼雾,能使人产生幻觉。村人以为眼疾已痊愈,会争相到村西的河边看龙舟比赛,出门后也会误以为走的是坦途,却不知不觉就会走到村西的红绣河里。”
榴花听了大吃一惊,急问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解救。老婆婆说:“这是天机,和你说了我也要受到惩罚,但看你心地良善,一直对神灵恭敬有加,命不该绝。我就告诉你个解救的法子吧。这个只能救你自己和两个孩子,跟任何人都不要说,说了你也要受到惩罚。端午这天子时到卯时这段时间,你摘三朵石榴花,把我刚才握过的你那只手的中指刺破,用血把石榴花染红,然后戴在额前,就会照亮脚下的路,不被幻觉所困,可保你家三口性命无忧。”说完又拉起榴花的手在她掌心里画了画,还没等榴花明白过来,老婆婆突然不见了。
榴花静心一想,后天就是端午节,想想一村人就要不明不白地死去,她的心里很是不忍,于是她打定主意,不管受到什么惩罚,一定要救村子的人。
端午节这天,子时刚过,榴花就起床从村里的那棵老石榴树上摘下一篮子花。回到家后,她点清了村里的人数,然后数出石榴花,用锥子刺破中指,把血滴到每朵花上。刚开始血还旺,后来血出得越来越少了,她就使劲向外挤。再后来,挤也挤不出了,她就拿刀割开皮肉取血。
鸡叫三遍,终于做完了最后一朵,她虚弱地都站不住了。看看天已大亮,她赶紧把两个儿子叫起来,吩咐他们把花拿出去分给村里人佩戴。两个孩子拿着花,磕磕绊绊地出去了。果然,日上三竿,好端端的天突然漆黑一片。榴花在家左等右等,好长时间不见孩子回来,正等得心焦,猛然想起,自己光顾给村子里的人染石榴花了,唯独忘了给自家三口人做!想想两个孩子可能已遭遇不测,她心痛得大叫一声倒了下去。
黑雾散尽,村里所有佩戴石榴花的人都安然无恙,只有几个当时不听劝告的人迷迷糊糊掉进河里。大家还发现了一件奇事,那就是原先视物不清或是失明的眼睛突然全都好了,比患病前看得还要清楚还要远。
人们这才知道为什么两个孩子大清早来送血染的石榴花。大家都涌到榴花家想表达感激之情,却惊讶地发现榴花由于失血过多,加之丧子心痛,已经停止了呼吸。
村里人感激榴花的救命之恩,就在村口厚葬了她,又把她两个儿子的尸体打捞上来,一左一右埋在旁边。
第二年,榴花的坟上竟然长出一棵石榴树,开花时节,红艳艳一片,从这以后石榴花都是红色的了。端午节这天,村里人都摘了石榴花插在发间,不单寄托对榴花的哀思,据说还能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红狐】
在野狼谷的山上,是一片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常有野狼出没。
在野狼谷的山腰上,住着一位善良的老人王老汉,他收养了一个弃婴美月,今年已经7岁了,俏丽可爱,两人相依为命。老人以养羊采药为生,日子虽苦点,倒也温馨。
一天早晨,老人担着草药去赶集。在路口,看见草丛里一只红色的狐狸,脚被猎人的夹子夹住了,血淋淋的。红狐哀叫着,挣扎着,拼命挣脱,却怎么也没办法出来。老汉二话不说,使劲打开夹子,小心翼翼地把狐狸的脚取出,还好,红狐只是受了些皮肉伤。老汉帮红狐的脚敷上些止痛化淤的草药,想将红狐带回家休养,红狐却摇了摇头,在地上写了一行字:谢谢您!我是山神的女儿,被野狼头目施了咒语,变成了红狐。所以,我得去找我父亲找解除咒语的办法。再见!写完以后,红狐向山林深处一瘸一拐地跑去……
傍晚,王老汉回到了家,向美月说了早上为红狐疗伤的事,美月听后虔诚地双手合十,喃喃自语道:“希望山神之女能养好伤,早日恢复人形,让野狼变好!”
过了几天,本晴朗的天突然昏暗起来,又闷又热——台风来了!王老汉见这情景,赶忙叫美月出来加固房子和羊圈。可是,当他们打开门,只见一只只血肉模糊的野狼倒在地上,唯有一只颜色较深的野狼,全身是伤,却不肯倒下,恶狠狠地盯着灌木。突然,一个红色的身影闪出,给野狼后脑勺重重一击。“嗷呜——”野狼终于重重地倒在地上。啊!是红狐,山神之女!红狐身上有一道道的抓痕,它很累了,蜷缩在美月脚边,不知是昏迷还是睡着了。美月心疼地看着红狐,想把它抱起来,又怕惊动了这山神之女。
突然,红狐身上闪现一道金光,伤口迅速愈合,红狐被金光包围……
当金光散去时,山神之女,红狐,终于恢复人形了。她微微一笑,说:“不用谢我。如果我不打败野狼头目,也不能恢复人形。赶走野狼,就当做是我报答你们的恩情吧!”
话音未落,山神之女又沐浴在金光中,消失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