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7月陕西省咸阳市公务员面试真题2解答 (7)

时间:2009-10-05 22:13: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字体: ]
(29)、讲究方法:既然说“讲究”,就不是管它什么方法拿来就用,而是要做选择,三思而后行。选择好的、适当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讲究方法,是用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

  待人处事要讲究方法,首先就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事和人,要思路清晰、抓住主要矛盾,认真思考,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干起来还要权衡轻重利害,做到有的放矢、松紧有度、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等等。

  (30)、善始善终 :指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也是待人处事的一般常识、基本常识,包括有始有终、礼尚往来等。办事情不应拖拖拉拉、有始无终、虎头蛇尾,或不了了之。

  自古人们就推崇做事要善始善终。善始善终说明人们的一种做事态度。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全力以赴、尽力而为等等,都是人们常常提到的做事态度。要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

  (31)、讲文明:讲文明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的义务。我们提倡“讲文明,树新风”。其实,文明离我们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比如,把盲道上的障碍物推开,不随地吐痰,把垃圾扔进垃圾箱,……等等,都是一个个文明的体现。讲文明是我们这个社会对所有公民在道德上的要求。讲文明最基本的是人们常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 ”。1985年3月 7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讲文明要从自己做起。文明的事,可能很小,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小事,就能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无数文明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32)、 不发怒:是指待人处事时,不要着急、生气、发火,即不要发怒。发怒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关系、产生矛盾。且长时间发怒会影响健康。如中医有“怒伤肝 ”的说法。重者会出现面赤、气逆、头痛、眩晕,甚则吐血或昏厥卒倒等症状。人有七情六欲,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怒”是其中之一。说明人发怒,是正常现象、生理反应,也许人们都有过体验。然而,发怒是待人处事时最让人忌讳的事。不发怒需要好的心态和涵养。不发怒就要开云kaiyun(中国)会忍耐、容忍。但总是克制、忍耐也不是办法,需要合理的引导,将种种不满和情绪,用其他的方式合理地释放出来。据某些专家研究表明:“同情”在中和酸性的狂暴感情上,有很巨大的化开云kaiyun(中国)价值。着急、生气、发火时,我们不妨换一下态度,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在发怒时,向对方报以同情,认为他这样做非常可怜、可悲,可能会化解一些愤怒和狂暴情绪。

  要做到不发怒,“忍”是不可避免的。培根说:“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这对我们是一种忠告。“忍”也是一种涵养,要有忍辱负重的心态,慢慢地试着自我调节,把不好的、发怒的情绪所持续的时间缩到最短,几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就过去。为了避免发怒的情绪,还可以参考人体生物周期,也称人体生物节律 ,看你的智力、情绪、体力这几天是否处于临界日?从而引起你的注意。当然,从自己的认识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也许是、最根本的。

  (33)、 不贪婪 :贪婪就是贪得无厌、不知足,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这不只是爱财的问题,在这里是一种道德、品德问题。贪婪是待人处事时最不能令人容忍的事。不贪婪就是不要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不贪爱财物。

  贪婪的结果往往会将事情办坏,长此以往还会使人堕落,会将人引进违法乱纪的陷阱。不贪婪就是能克制自己。能克制自己的人,就可以做到不吸毒、不赌博,不违法乱纪。能做到不贪婪非常重要,有人讲它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提倡知足常乐、一尘不染、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克己奉公的精神,做到不贪婪。包括江泽民提出的64个字中的“清正廉洁”也是讲这个意思。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实,人都有自律,应该淡泊明志、减少心欲。我们应该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拿不义之财,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