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求职,就不能不说到面试,作为一个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的过程,它是一个信息表达、传送和接收的过程。你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尽可能传出吸引人的信息,有你的个性,你的能力,你的智慧甚至你的感情。
我有幸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能被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录取,没有经历人才市场的人山人海,没有经历搜集信息的焦头烂额,所以只能将我面试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呈现给大家,能够对后来的师弟师妹有所帮助是我莫大的幸福。
面试的时间很短,宝贵的要让你珍惜每一次可以抓得住考官的机会,需要你在有限的时间找出一个切入点,然后由此不断扩展,蔓延,其实就如庖丁之解牛。良好的切入点需要你仔细揣摩,需要一种心态——创新不求苟同。慵懒的应付只会让你感到是一种提审,让考官有一种打不起精神的昏昏欲睡。
因为以前有过一次比较成功的面试,而且那次选择的切入点至今仍让我暗自得意,所以故伎重施的我不免少了很多的担心,多了很多底气。但说归说,面试之前的等待是够人受的,一个字——烦。墙上石英钟的指针跑得尤其的慢,慢得让人忐忑不安。不如不看,于是掏出包里准备好的一本笑话书,偶尔默念一下面试的台词。现在想想,如果给我拍个当时的照片,肯定搞笑。
可是脚一踏进考场,马上机械的换上一副微笑,不管那是不是发自真心的,尽量善意、阳光的。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了我所谓的"故伎"——谈起我一次骑自行车回家的经历,七百里长路,两天的行程,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两次无奈的大修,两小时后胎无气的旅程,更兼野外露宿的经历加我适当的绘声绘色、添油加醋,我可以感到考官感兴趣的眼神和神态。不出所料,自我介绍完毕后的问题中,关于此事提问的频率出奇的高,动机,细节,还有来自父辈的那种关心,这些代替了考官准备好的刁难你的问题,你在不知不觉中基本控制了场面和考官发问的方向,有一种唠家常的亲切感充斥你的神经,所以发挥不好自然也是难了。
将被动变为主动,反客为主的切入点的"勾引"——自我认为是这次面试的亮点,不谦虚的说,可以算是面试的境界了。
当然,还不算一次成功的面试。还记得主考官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在你考研和工作都成功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说实话,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容易流俗。你要设法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时也许是潜意识的灵机一动,但事后分析当时的回答也是可圈可点。
四个考官都已是中年人——我们的父辈,而且有两个是阿姨。这个年龄的人对亲情有一种特殊的敏感。适当感情的表露不仅可以达到很好的沟通,而且考官可以从中发掘一个人的人品,这种信息的表达是要远远超过其他信息所能带给人的信任的。
事先说明:在这里我丝毫没有亵渎感情的意思。当时,我也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上文所提到的内容,发自真心的反而更真诚,不会让人感到那种雕琢后的做作感。
当时我是这么说的: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我知道父母供养我读书不容易,一方面工作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知道单位待遇不错,我可以好好孝敬一下父母,另一方面,我也清楚一个好单位给人发展的空间不亚于读研。所以两者之间的选择,我更多倾向这边。
现在看来,这次面试的亮点还有几处,陷于篇幅,不再赘述,更是希望抛砖引玉。最想提醒师弟师妹的是:重要的还是那颗不甘平凡的心,有一种光芒永远不会随着你的背影散去——那就是创新!
我有幸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能被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录取,没有经历人才市场的人山人海,没有经历搜集信息的焦头烂额,所以只能将我面试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呈现给大家,能够对后来的师弟师妹有所帮助是我莫大的幸福。
面试的时间很短,宝贵的要让你珍惜每一次可以抓得住考官的机会,需要你在有限的时间找出一个切入点,然后由此不断扩展,蔓延,其实就如庖丁之解牛。良好的切入点需要你仔细揣摩,需要一种心态——创新不求苟同。慵懒的应付只会让你感到是一种提审,让考官有一种打不起精神的昏昏欲睡。
因为以前有过一次比较成功的面试,而且那次选择的切入点至今仍让我暗自得意,所以故伎重施的我不免少了很多的担心,多了很多底气。但说归说,面试之前的等待是够人受的,一个字——烦。墙上石英钟的指针跑得尤其的慢,慢得让人忐忑不安。不如不看,于是掏出包里准备好的一本笑话书,偶尔默念一下面试的台词。现在想想,如果给我拍个当时的照片,肯定搞笑。
可是脚一踏进考场,马上机械的换上一副微笑,不管那是不是发自真心的,尽量善意、阳光的。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了我所谓的"故伎"——谈起我一次骑自行车回家的经历,七百里长路,两天的行程,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两次无奈的大修,两小时后胎无气的旅程,更兼野外露宿的经历加我适当的绘声绘色、添油加醋,我可以感到考官感兴趣的眼神和神态。不出所料,自我介绍完毕后的问题中,关于此事提问的频率出奇的高,动机,细节,还有来自父辈的那种关心,这些代替了考官准备好的刁难你的问题,你在不知不觉中基本控制了场面和考官发问的方向,有一种唠家常的亲切感充斥你的神经,所以发挥不好自然也是难了。
将被动变为主动,反客为主的切入点的"勾引"——自我认为是这次面试的亮点,不谦虚的说,可以算是面试的境界了。
当然,还不算一次成功的面试。还记得主考官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在你考研和工作都成功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说实话,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容易流俗。你要设法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时也许是潜意识的灵机一动,但事后分析当时的回答也是可圈可点。
四个考官都已是中年人——我们的父辈,而且有两个是阿姨。这个年龄的人对亲情有一种特殊的敏感。适当感情的表露不仅可以达到很好的沟通,而且考官可以从中发掘一个人的人品,这种信息的表达是要远远超过其他信息所能带给人的信任的。
事先说明:在这里我丝毫没有亵渎感情的意思。当时,我也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上文所提到的内容,发自真心的反而更真诚,不会让人感到那种雕琢后的做作感。
当时我是这么说的: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我知道父母供养我读书不容易,一方面工作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知道单位待遇不错,我可以好好孝敬一下父母,另一方面,我也清楚一个好单位给人发展的空间不亚于读研。所以两者之间的选择,我更多倾向这边。
现在看来,这次面试的亮点还有几处,陷于篇幅,不再赘述,更是希望抛砖引玉。最想提醒师弟师妹的是:重要的还是那颗不甘平凡的心,有一种光芒永远不会随着你的背影散去——那就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