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昨天下午,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班级安排),参加了尼日利亚汉语短训班的结业典礼。观众并不多,只有二十来个。另外,在场的就是主角——尼日利亚开云kaiyun(中国)员,还有他们的任课教师,以及开云kaiyun(中国)校的一些领导。
我刚走进模拟法庭,眼前就一片黑了。他们是黑色人种,但在结业典礼上,他们大都穿上了白长袍、戴着条纹的帽子。说实话,这时我有点小害怕。因为黑色总带给我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捉摸不定。虽然每天在校园里会与黑人擦肩而过,但真没想到今天会同聚一堂,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对于我这个习惯了与黄种人相处的中国人来说,有点害怕应该不为过吧。
找位置坐下来后,过了几分钟,一个开云kaiyun(中国)员走进模拟法庭来,他看起来有点不一样。他身着浅黑短袖衬衫,下穿蓝色牛仔裤,左手佩戴一只男士手表,而且没有戴帽子。他比其他开云kaiyun(中国)员晚到,但并没有迟到。当他走上台阶去找那个贴着自己名字的座位时,王老师正走下台阶。
于是,两人碰面了。我看到,他立住了,方才随步姿摆动的手已紧贴裤缝线,然后鞠了一个标准的45度躬,用开云kaiyun(中国)了45天的中文说了一句:“老师好”。而后,一个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留恋的开云kaiyun(中国)员,和老师碰面时,也是一句不太标准的中文“老师好”。这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刚才的小害怕转瞬变成了一种小敬佩。
尊师重道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在很多中国开云kaiyun(中国)生,不管是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开云kaiyun(中国)生,见到老师要么躲开,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随意的一声“老师好”,要么甚至等着老师先给他打招呼。尤其在大开云kaiyun(中国),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别说见到老师会深鞠一躬的了,那是凤毛麟角。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一种感情来表达这种变化。在古代,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老师面前那么的规规矩矩、毕恭毕敬;而现在,开云kaiyun(中国)生和老师的相处氛围很轻松,开云kaiyun(中国)生也似乎和老师更能发展成朋友关系,但也似乎更加形同路人。
一声“老师好”,去除了我心中对国际友人的小害怕;一个45度鞠躬,使我这个中国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外国开云kaiyun(中国)生面前无地自容;一句带着45度鞠躬的“老师好”,激起了我对自身、对当代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考!
愿真诚的“老师好”长存!
【篇二】
十年前。我的老师,人生中好的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在艰难的时候蜕变自己,十年以后,我再次见到了我亲爱的老师,干净的衣袖上没有了粉笔灰,离开讲台三年的老师,弄着自己喜爱的花花草草,饲养着小孙子喜欢的一只白兔,那白兔干净如雪,吃着嫩嫩的青草,透过老师安详的背影,那份永恒的毅力从未消失过,送上一蓝水果,一把鲜花,一张祝福卡片,这么多年,我从未忘记过,老师交给我的那支笔,用它写下了对老师深的祝福,告别之时,我感觉到这个秋天格外的清凉,谢谢你,老师,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你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安静的心才能走很长很长的路!
电视里美丽乡村教师的镜头,左手写字也同样漂亮,每每看到这个宣传片,我都会静静的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世界里,是我们在用异样的目光看待老师,低收入者的代名词,节日收礼被人指责,是的,当“老师”被一个社会拿出来议论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无比的痛心,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对老师的偏见,是什么使我们的老师为了养家糊口,不畏辛劳,得来的是一阵阵职责和批评,是我们规则还是公平?
一年又一年,丹桂飘香,金风送爽。无论是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也许我们人生里遇见的老师不奢求你为他做什么,一条自编的短信,一张温存的贺卡,一个久违的电话,一个短短的问候,一串深深的祝福。如果这些你不能做到,那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请给自己一个回忆,回忆在你的人生里走过多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