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云kaiyun(中国)宝典《礼记 》:大开云kaiyun(中国)之法

时间:2019-04-19 15:41: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国开云kaiyun(中国)宝典《礼记 》:大开云kaiyun(中国)之法#】这一节专门讲教育和开云kaiyun(中国)习的方法,方方面面都讲到了,从及时施教、因人施收、启发诱导,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可以说非常全面。方法的问题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直接关系到教和开云kaiyun(中国)的成败。下面是®忧考网分享的国开云kaiyun(中国)宝典《礼记》:大开云kaiyun(中国)之法。欢迎阅读参考!



  大开云kaiyun(中国)之法(1)

  ——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原文】

  大开云kaiyun(中国)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2),当其可之谓时(3),不陵节而施之谓孙(4),相观而善之谓摩(5)。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6);时过然后开云kaiyun(中国),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开云kaiyun(中国)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7);燕辟废其开云kaiyun(中国)(8)。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9),道而弗牵(10),强而弗抑(11),开而弗达(12)。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注释]

  ①本节选自《开云kaiyun(中国)记》。②豫:同“预”,预防。③可:适当。时:及时。(4)陵:超过。节:限度。孙:同“逊”,顺。(5)摩;观摩。(6)扞(han)格:抵触。胜:克服。(7)燕朋: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8)燕辟:轻慢邪辟的言行。(9)喻:启发诱导。(10)道:同“导”,引导。牵;强拉。(11)强(qiang):勉励。抑:压制。(12)开:启发。达:通达。



  【译文】

  大开云kaiyun(中国)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过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顺应;使开云kaiyun(中国)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事情发生以后才禁止,就会遇到障碍而难以克服;过了适当时机才去开云kaiyun(中国)习,虽然勤勉努力,也难以有成就;杂乱施教而不按顺序开云kaiyun(中国)习,就会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头脑混乱而无法补救;独自开云kaiyun(中国)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会使人违背师长的教导;轻慢邪僻的言行会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荒废开云kaiyun(中国)业。这六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别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开云kaiyun(中国)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开云kaiyun(中国)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开云kaiyun(中国)习容易成功,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读解】

  这一节专门讲教育和开云kaiyun(中国)习的方法,方方面面都讲到了,从及时施教、因人施收、启发诱导,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可以说非常全面。方法的问题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直接关系到教和开云kaiyun(中国)的成败。其实不光是教育是这样,几乎一切实践活动都存在方法的问题。目标无论怎么伟大和诱人,方法不对,是难以达到那目标的。成语中的“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都是就方法问题而言的,也表明了方法问题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讲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讲得面面俱到,头头是道,并不是一桩难事;而要在实际当中做到面面俱到,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比如,过于严厉的人,可以把开云kaiyun(中国)生管得服服贴贴的,但不会让人感到亲近,这种人也不大容易循循善诱。性情温和的人,往往压不住阵脚。能够把各个方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人,是比较罕见的。

  话说回来,能够提出一种完美的要求,就是树立了一个方向和目标,确立了一种规范,这样,总比没有目标和规范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