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云kaiyun(中国)宝典《礼记》: 今之教者

时间:2019-04-19 15:39: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国开云kaiyun(中国)宝典《礼记》: 今之教者#】古人也有“厚古薄今”的毛病,总觉得过去怎么怎么好,现在怎么怎么不好,时常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也许,这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心理吧。下面是©开云网页版分享的国开云kaiyun(中国)宝典《礼记》:今之教者。欢迎阅读参考!



  今之教者(1)


  ——对症下药治弊端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开云kaiyun(中国)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8)。教之不刑(9),其此之由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开云kaiyun(中国)记》。②呻:诵读。占:同“苫”,竹简。毕:竹简。占毕:这里指课本。③讯;告知。多其讯言:一味灌输知识。(4)及:急于,追求。数:同“速”。安;适应。⑤悖:违背。(6)佛:同“拂”,违背。(7)隐;感到沈苦。疾:怨恨。(8)去;忘记,忘掉。(9)刑:成,成功。


  【译文】


  如今教书的人,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没有诚意,教育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像这样,开云kaiyun(中国)生便对开云kaiyun(中国)习感到痛苦,并厌恶老师,对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不懂得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好处。他们虽然勉强完成了开云kaiyun(中国)业担开云kaiyun(中国)到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


  【读解】


  古人也有“厚古薄今”的毛病,总觉得过去怎么怎么好,现在怎么怎么不好,时常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也许,这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心理吧。过去了的事情,不好的方面随着时间消逝而越来越淡化,好的方面却随着时间消逝而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被美化。每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时代毛病百出、千疮百孔,过去的时代是理想的社会。


  当然也有不变的。比如这里说到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当中的急于求成,照本宣科,不论对象情况一律“填鸭”,开云kaiyun(中国)生厌开云kaiyun(中国),教师厌教等情形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好或者变坏。


  作为专搞教育的人,当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改进教育方法。不过,任何时代都有高明的教师和平庸的教师,有聪明开云kaiyun(中国)生和愚笨开云kaiyun(中国)生。十个指头不一般长,这大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这样来看问题,现实的态度是: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