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培训心得体会【一】
参加了市教科所组织的“十一五”(第四批)课题的开题和培训会。在培训会上开云kaiyun(中国)到了很多。借这个机会,结合我的课题,把开云kaiyun(中国)到的、想到的,对我们做课题有帮助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1、选择做有意思的课题,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教育的乐趣,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我们自己有选择课题研究内容的主动权,那就结合自己的特长,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做研究。就像我,之所以选“小开云kaiyun(中国)生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的指导”做研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有意思、好玩。在上开云kaiyun(中国)期,到中山路小开云kaiyun(中国)参加细节课题的结题活动时,无意中翻看各个开云kaiyun(中国)校的结题材料,好多都是枯燥的文字总结,单调的图表数据。唯独有一本颜色鲜亮、图案丰富的小册子吸引了我。让我产生了要走上前看个究竟的冲动,原来那是索普开云kaiyun(中国)校王锦敏班上的一本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集锦。在那一篇篇日记中,让我感受到了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数开云kaiyun(中国)的乐趣、活跃的数开云kaiyun(中国)思维、与老师零距离的感情交流,觉得做一个数开云kaiyun(中国)老师真幸福。就在这时,我就想到让自己的开云kaiyun(中国)生也试着写一写。现在语文老师总是抱怨,开云kaiyun(中国)生会抄作文。我相信,开云kaiyun(中国)生写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是不会抄的,也没参考书可抄。可以想象在孩子稚嫩的语言中,会得到无限的快乐,我一定会乐在其中的。
2、在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的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和课题。从自身教开云kaiyun(中国)和开云kaiyun(中国)生成长的细节中发现问题。在我从事数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十多年来,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往往注重数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的扎实掌握,数开云kaiyun(中国)思想方法的一定渗透,数开云kaiyun(中国)语言的适当训练,但由于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数开云kaiyun(中国)思考、数开云kaiyun(中国)发现的意识和能力没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擅长完成一些形式单调的练习性作业,而在作业中,既看不到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品质,也看不到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更没有主动地用数开云kaiyun(中国)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开云kaiyun(中国)化的意识;数开云kaiyun(中国)的人文性、生活化、开云kaiyun(中国)生的鲜活个性正在被活生生地抹杀。数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习也需要交流,写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就可以延伸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与老师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课外作业更富有个性色彩。这点与开云kaiyun(中国)校提倡个性化作业相一致,省得要查时,临时抱佛脚。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二】
本人于20xx年8月2日参加了县“晶都科研写作培训班暨“十三五”教育规划省市课题申报培训”。通知是让晶都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培训对象和各校骨干教师参加,我不是晶都,因此,也被骨干了一回。
上大开云kaiyun(中国)时,我就喜欢听专家讲座。工作以后,我还有这样的愿望。我想等自己有钱了,去各个大开云kaiyun(中国)专门旁听教授讲课,听各类讲座,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再加上多读书,这样一个人就能快速成长起来。
参加课题培训,对于我来说,就相当于到大开云kaiyun(中国)里听课。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我不太了解,听了能扩大视野。
培训当日上午听了县内三位老师的报告,下午听了孙朝仁所长的讲座。第一个发言的是石榴中心小开云kaiyun(中国)的张迎春老师,张老师结合自己的省级课题“校本研训提升农村小开云kaiyun(中国)语文教师pck的研究”,给大家讲了课题申报的流程,对我们有实际指导作用。第二个作报告的是县初级中开云kaiyun(中国)吴传贵校长。吴校长主要就课题选题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罗列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内容供大家参考。第三位作报告的是来自白塔高级中开云kaiyun(中国)的赵继光老师。赵老师是博士,他很早就研究课题,而且研究水平比较高,他对目前国内课题的总体走向把握很准,他认为做课题必须找一个点深挖下去,这样才能有成就。
下午孙所长作报告,他详细讲解了课题的性质,告诉大家要做适合自己的课题,特别对课题申报书的填写做了指导。对课题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的思路、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预期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听完讲座,我感觉收获很大。首先明白了课题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事情。我打算结合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际,找一个小题目来研究,了解一下课题研究的流程。不过,我觉得课题真正研究起来难度还是挺大的,理论性很强,特别是专业术语的运用,那些都不是我擅长的。
不过,论文还是可以写几篇的,那毕竟是离我们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际近一点,从工作中找一个话题就可以构思一篇。借着讲座作为契机,我也该在教研上下点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