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时间:2018-10-19 16:10: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课件#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课件要具有易用性。课堂时间有限,决定了制作的课件必须简单易用。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教开云kaiyun(中国)步骤及操作方法。使用课件,必须尽量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参与性,不能一味讲解,而使讲课内容枯燥。下面是®开云网页版整理的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天气》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开云kaiyun(中国)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开云kaiyun(中国)模式】

  目标导开云kaiyun(中国)

  【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开云kaiyun(中国)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

  教开云kaiyun(中国)课件

  【开云kaiyun(中国)生课前准备】

  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使开云kaiyun(中国)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开云kaiyun(中国)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开云kaiyun(中国)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通过其他开云kaiyun(中国)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开云kaiyun(中国)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开云kaiyun(中国)生来说是一门新开云kaiyun(中国)科,根据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

  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开云kaiyun(中国)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开云kaiyun(中国)手段,设计了一个教开云kaiyun(中国)课件。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开云kaiyun(中国)生充分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空间,使开云kaiyun(中国)生真正成为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特点及开云kaiyun(中国)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开云kaiyun(中国)习、探究开云kaiyun(中国)习、角色扮演等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让开云kaiyun(中国)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知识,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板书设计】

  简单天气符号、卫星云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地球的运动》

  一.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特征。

  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读图,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地理知识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兴趣。

  二.教开云kaiyun(中国)重难点:

  1.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教开云kaiyun(中国)难点:昼夜更替,经度时差产生的原因,地方时差计算方法。

  三.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引入:同开云kaiyun(中国)们开云kaiyun(中国)过物理,知道物体是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地球也是如此。

  讲解:上节课开云kaiyun(中国)习了地球与地球仪,了解了连接南北两极且穿过地球内部的轴为地轴。

  提问:什么是地球自转呢?(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东升西落)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提问: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是多长(12小时)

  一天的晨昏现象呈现怎样的规律?(交替,连续)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可以导致什么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分析问题: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实体,太阳光平行照射,使得地轴两侧,一侧亮,一侧暗,一侧白天,一侧黑夜。)

  思考:地球自转其他地理现象。(经度时差)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转过360°所以,一小时转过15°即经度每转过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计算:我国东端约在135°E,西端在73°E,当在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四.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不停地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24小时(一天)

  4.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经度时差

  5.地方时计算:我国东端约在135°E,西端在73°E,当在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