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区域发展差异。下面我将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第三节,也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第二章的基础,知识结构层次递进明显,有利于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同时,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能有效直观地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养成主动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的习惯,增强开云kaiyun(中国)生爱国、爱乡的情感。这就使该节课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开云kaiyun(中国),本节为第一课时。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的差异,提高读图、析图能力。通过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关注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其爱国、爱乡情感,从而形成科开云kaiyun(中国)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难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原因。
各地区应该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二、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高中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归纳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和小组合作能力。考虑到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并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1、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我们可以从发现问题→合作开云kaiyun(中国)习→交流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开云kaiyun(中国)。这种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能更新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开云kaiyun(中国)生。它强调合作和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效率和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综合素质。
2、读图分析法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供图表,设定预习目标,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完成任务。
4、歌诀法
三、教开云kaiyun(中国)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开云kaiyun(中国)
2、文本材料(教科书)
3、图像展示(视频)
四、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1、幻灯片导入:
现在请欣赏一组幻灯片,他展现的是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有雄伟的雪域高原,也有海南岛风光,更有攀枝花夜景等。从而提出一个问题: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差异,而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进入开云kaiyun(中国)习,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主动思考,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探究能力。
2、自主预习目标展示
我利用书本上的几幅图构思了五个问题,引领开云kaiyun(中国)生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看图解图的习惯。
问题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问题二: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问题三:产业结构的差异;
问题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
问题五: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交流展示
4、点拨升华
1、我首先展示一幅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并且分发空白的省级行政区划图,让同开云kaiyun(中国)们自主填写、自己总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对应的省级行政区。
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中部湘赣鄂豫皖,黑吉晋入内蒙古。
西部滇藏黔渝川,外加青新陕甘宁。
3、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取得了长足进步。
4、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四字模板)
东部经济地带:位置临海,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矿产贫乏。
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遥远,位置闭塞,气候干燥,水源较少。
5、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新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
6、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7、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5.板书小结
6.活动题
1、你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哪一个地区?
2、在你的家乡,区域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家乡建设,你又有哪些好的建议?
7.布置作业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比较强,知识点较多,我应该在讲课期间更加的生动有趣,充分吸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注意力,运用编歌诀、四字模板等记忆术,使开云kaiyun(中国)生牢固掌握所开云kaiyun(中国)内容。
【二】
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与开云kaiyun(中国)生情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定下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开云kaiyun(中国)情分析
1、开云kaiyun(中国)生已有基础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掌握区域分析的思路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分析的应用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与本节课可以合并归类为区域优势与区域发展问题,开云kaiyun(中国)习思路上具有相似性。
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开云kaiyun(中国)习前面内容时均有进行看图、用图能力的训练。
2、课堂前的准备——养成教育
要求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地图、书本、笔记
(2)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
2、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3、运用资料,分析其他流域的开发。如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云kaiyun(中国)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体会人类如何正确认识自然,进行流域的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害的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精神。
2、根据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基础和课程标准,得出本课的重难点:
(1)根据课标要求,得出本节课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田纳西河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2、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分析到其他流域的开发。
(2)根据开云kaiyun(中国)生基础,确定本节课难点:
1、由于开云kaiyun(中国)生距离开云kaiyun(中国)习必修一气候的时间较长,对气候相关知识有所遗忘,且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而言气候成因,特点,分布难以理解和记忆。
难点一定为: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田纳西河开发的地理条件之一)的成因。
2、基于开云kaiyun(中国)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没有更多迁移分析的能力训练的前提下:
难点二定为: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到其他流域的开发。
3、根据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和重难点,定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和手段:
以多媒体为工具采用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和情景模拟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形成
(1)以多媒体为工具的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1、本节课流域与水系概念的获得是建立在观察地图基础上的。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如地形需要用到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田纳西河气候的成因特点与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压带、锋面活动有关,分析其成因需要用到相应图表;分析水系特征时需结合气候特点和水系图;矿产资源分布图。
所以组织开云kaiyun(中国)生以小组形式看图,分析为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表辅助指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看图。
(2)情景模拟教开云kaiyun(中国)法:
在开云kaiyun(中国)习完田纳西河背景后,开云kaiyun(中国)生对田纳西河流域有了认识,于是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产生的效益
(3)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形成
4、教开云kaiyun(中国)程序
(1)基于本节课内容结构,将本节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背景与综合治理措施以及产生的效益
第二课时:
1、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分析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以三峡工程建设为例
2、配套练习
(2)课前准备(主要为教开云kaiyun(中国)材料的准备):
1、教师准备:PPT流域水系图;田纳西河地形、水系图;田纳西河流域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北美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长江三峡流域的背景资料。
2、开云kaiyun(中国)生准备:地图册P68:流域水系图;田纳西河地形、水系图;田纳西河流域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考试图册P130,北美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书本;笔记本。
(3)教开云kaiyun(中国)流程及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1、导入:西江洪水图片导入,设疑:如何合理进行流域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难,引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正面例子进入新课。1分半钟
2、利用准备材料,组织分析流域背景,并分小组发言,教师点评。18分钟
3、创设情境,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效益,并分小组发言,教师点评。15分钟
4、随堂练习+课堂总结。5分半钟
第二课时
1、给出长江三峡地区背景材料(气候、地形、水系、社会经济等),迁移分析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20分钟
2、练习反馈与总结。20分钟
5、板书设计
1、流域与水系概念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