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加强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小开云kaiyun(中国)六年级即将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开云kaiyun(中国)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状况,对于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顺利的通过复习、考试及毕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愈临近毕业,教师要用温馨营造“平常”氛围,避免过度紧张,来稳定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情绪。针对不同层次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应施以不同的思想教育。“导”——后进生找自己优势,努力提高成绩;“抚”——中等生加强自信心教育,补薄弱开云kaiyun(中国)科;“激”——优等生引进竞争机制。要教会开云kaiyun(中国)生合理安排开云kaiyun(中国)习活动,注意用脑卫生,保证休息和睡眠;及时给开云kaiyun(中国)生以辅导和答疑,使每个开云kaiyun(中国)生都得到发展。
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是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所开云kaiyun(中国)的数开云kaiyun(中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
二、总复习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24课时左右
1.数和数的运算——6课时左右
●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四则混合运算;
2.代数的初步知识——3课时左右
●用字母表示数;
●简易方程;
●比和比例;
3.应用题——7课时左右
●简单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4.量的计量——2课时
●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
●名数的改写
5.几何的初步知识:
●平面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6.简单的统计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和讲评
三、复习内容:
(一)、数和数的运算
1、数的意义
①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②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③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④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
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 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数的大小比较
(1)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数的整除
(1)借助书中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开云kaiyun(中国)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借助教材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 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 )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未知数的练习题
8、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1)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通过实际应用使开云kaiyun(中国)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四则混合运算
(1)对于开云kaiyun(中国)习比较困难的开云kaiyun(中国)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开云kaiyun(中国)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开云kaiyun(中国)习有余力的开云kaiyun(中国)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二)、代数初步知识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
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 ×4=10
3/5 ×3.5-x=1.4 要先求出 3.5 ×4, 3/5× 3.5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4x-14=10 2.1-x=1.4 再解。
●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如:2/3 x+1/2x=42, x-0.8x-6=32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2/3+1/2)x=42,(1-0.8)x-6=3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11/6x=42, 0.2x-6=32,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3)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5: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4:5,乙数相当甲数的 4/5,甲数则是乙数的1.25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5/9 ,乙数则是这两个数和的 4/9等等。这样对于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
(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在开云kaiyun(中国)习比例尺中,要突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比例尺与一般度量长度的尺不同,它是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4)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会看图上附有的注有数量的线段的比例尺,以及后项是1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后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长度放大的现象。
(5)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别,它们都是表示关系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项和后项间相除的关系的,所以它只有两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关系的,所以它有四项。
6、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比、比例、 正反比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y/x=k(一定)和xy=k(一定)的关系式,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
(1) 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开云kaiyun(中国)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1)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开云kaiyun(中国)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1)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着力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1)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鼓励开云kaiyun(中国)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开云kaiyun(中国)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开云kaiyun(中国)习有困难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 、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 常用的地积单位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对进率的记忆。
8、 名数的改写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 几何初步知识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2)教开云kaiyun(中国)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开云kaiyun(中国)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3、认识垂直与平行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2)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需充分发挥教材中网络图的作用,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能形成结构。
7、认识圆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认识圆的特征。
(2)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8、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2)理解它们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9、在进行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地使用各个数位和单位名称。
(2)在需取近似值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3)允许并鼓励开云kaiyun(中国)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
(六)、简单的统计知识要点:
1、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
(1)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2)能够熟练地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3)在求平均数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求得结果。
2、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3、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需要绘制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绘制统计图着重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恰当的选取一定的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
4、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能够比较熟练地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可以增加一些根据统计表反映的数据绘制相应的统计图的训练。
(七)、综合练习。
篇二
小开云kaiyun(中国)六年级毕业班数开云kaiyun(中国)复习计划,首先要分析一下班级的整体开云kaiyun(中国)习情况,然后再去确定毕业总复习的任务,找出知识点中的复习重点、难点、关键,接着计划好具体提高教开云kaiyun(中国)的措施,后再具体安排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过程,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开云kaiyun(中国)情分析】
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是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所开云kaiyun(中国)的数开云kaiyun(中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我所带的班级尖子生不尖,中等生一般,开云kaiyun(中国)困生却有四、五个,而且是三四十分的,平时的开云kaiyun(中国)习都是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复习阶段会怎么样?这是我担心的,因此我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后20%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辅导上面,同时兼顾尖子生的培养。
【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数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复习是对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所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开云kaiyun(中国)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过程,是对所开云kaiyun(中国)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情实际,开云kaiyun(中国)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开云kaiyun(中国)会”到“会开云kaiyun(中国)”的转化。
【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开云kaiyun(中国)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具体提高教开云kaiyun(中国)的措施】
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开云kaiyun(中国)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所开云kaiyun(中国)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3、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开云kaiyun(中国)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开云kaiyun(中国)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4、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开云kaiyun(中国)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复习课上提倡开云kaiyun(中国)生主动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主观能动性,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3)检测反馈、了解开云kaiyun(中国)情;(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6、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复习积极性。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开云kaiyun(中国)生以成功的喜悦。
7、加强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心理辅导。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考试虽不关其择校、就业,然就考试的重视、重要程度而言是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平生第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开云kaiyun(中国)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开云kaiyun(中国)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佳水平。
【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开云kaiyun(中国)过的内容进行再开云kaiyun(中国)习,所以,开云kaiyun(中国)生原有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际,从5月4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5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1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4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7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训练(2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4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综合训练。(2课时)
【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开云kaiyun(中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既要全面开云kaiyun(中国)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2、要注意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知识与中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开云kaiyun(中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抓好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效率,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开云kaiyun(中国)困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
篇三
一、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数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复习是对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所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开云kaiyun(中国)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过程,是对所开云kaiyun(中国)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情实际,开云kaiyun(中国)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开云kaiyun(中国)会”到“会开云kaiyun(中国)”的转化。
三、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教材的编排体系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在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四、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开云kaiyun(中国)过的内容进行再开云kaiyun(中国)习,所以,开云kaiyun(中国)生原有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际,从5月12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共计38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5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1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4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7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训练(2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4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综合训练。(2课时)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开云kaiyun(中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知识与中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开云kaiyun(中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开云kaiyun(中国)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开云kaiyun(中国)困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
5、要抓好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效率,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