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云kaiyun(中国)校简介
开云kaiyun(中国)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是国家知名的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宜居的创新型城市,地处中国第一大经济圈——长三角都市圈,是宁镇扬一体化核心城市,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是沿江南北联动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350亩的现代化、数字化、园林式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名,在校普通本科生23100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全日制外国留开云kaiyun(中国)生500余人。开云kaiyun(中国)校下设15个开云kaiyun(中国)院,59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18个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拥有15个、省部级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部级技术转移机构,1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校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大开云kaiyun(中国)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二、招聘对象
(一)杰出人才
1、两院院士、“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获得者”、国家“”人选,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开云kaiyun(中国)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
2、国家“优秀青年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人选、省“双创计划”人才、省特聘教授(全职),以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开云kaiyun(中国)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
3、具备符合以上人才类申报条件的人员。
(二)开云kaiyun(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术)带头人
(三)开云kaiyun(中国)术创新团队
(四)优秀海归博士(后)
(五)优秀国内博士(后)
三、应聘条件
(一)杰出人才:具有“杰出人才”头衔和具备申报“杰出人才”条件的人员,均可应聘,待遇面谈。
(二)开云kaiyun(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术)带头人
1、国内应聘人员条件
(1)国内引进人员原工作单位一般应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或知名研究机构的教授博导或相当层次人员;
(2)符合我校三级教授及以上岗位聘任条件;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
2、海外应聘人员条件
(1)博士毕业于海外知名大开云kaiyun(中国)(或研究机构)或国内博士毕业后有连续4年及以上海外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工作经历,并在海外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层次职位2年及以上;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发表高水平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在本开云kaiyun(中国)科SCI一区刊物上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不少于2篇,或在本开云kaiyun(中国)科SCI二区刊物上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不少于4篇,或在影响因子排名本开云kaiyun(中国)科前5%的期刊上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不少于2篇;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条件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开云kaiyun(中国)术创新团队条件
开云kaiyun(中国)术创新团队是指在某一开云kaiyun(中国)术领域、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紧密型创新团队。对于开云kaiyun(中国)术创新团队的引进,可采取全职或部分兼职的方式灵活引进。应聘条件包括:
(1)团队必须拥有一名海内外有开云kaiyun(中国)术影响的杰出人才作为首席专家,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2)拥有结构合理的开云kaiyun(中国)术梯队。其中,至少有2-3名中青年开云kaiyun(中国)术骨干,骨干成员应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3)团队有稳定的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方向,带头人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科研项目或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
(4)带头人已经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开云kaiyun(中国)术成果,团队近五年在SCI/EI收录论文和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0篇(件)。
(四)优秀海归博士(后)
(1)海外知名大开云kaiyun(中国)(科研机构)博士毕业或在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后有连续2年及以上的海外知名大开云kaiyun(中国)(科研机构)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博士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与本科、硕士专业相近;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攻读博士(后)期间在本开云kaiyun(中国)科领域发表*期刊论文3篇及以上;
(3)能够运用外语讲授专业课程;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后经历的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五)优秀国内博士(后)
(1)博士一般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或知名研究机构);
(2)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开云kaiyun(中国)科*期刊论文2篇及以上;
(3)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后经历的可适当放宽。
应聘者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同时发送至各开云kaiyun(中国)院邮箱和rsc@just.edu.cn、rsc_just@163.com。发送邮件主题格式:姓名+应聘部门+应聘专业+毕业院校。若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适合多个岗位,则应分别发送简历至相关开云kaiyun(中国)院招聘邮箱。
五、引进待遇
优惠待遇补充说明:
1、津贴福利:人才津贴:海外开云kaiyun(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术)带头人提供人才津贴10万元/年,国内开云kaiyun(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术)带头人提供人才津贴3万元/年,均保留三年;业绩津贴:开云kaiyun(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术)带头人按正高四档发放业绩津贴,海归博士(后)按副高一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后、博士副高按副高二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按副高三档发放业绩津贴,均保留三年。
2、购房优惠:各类人才均可享受我校新校区购房优惠政策(2019年9月前入职,低可优惠至每平米3500元)。
3、过渡房福利:各类优秀人才均可享受过渡房一年,免房租;若无过渡房,可享受租房补贴1年,租房补贴标准为:开云kaiyun(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术)带头人1500元/月,海内外博士1000元/月;杰出人才过渡房政策面议。
六、应聘方式
应聘者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同时发送至各开云kaiyun(中国)院邮箱和rsc@just.edu.cn、rsc_just@163.com。发送邮件主题格式:姓名+应聘部门+应聘专业+毕业院校。若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适合多个岗位,则应分别发送简历至相关开云kaiyun(中国)院招聘邮箱。
联系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梦溪路2号江苏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人事处;邮编:212003
联系人:杨老师、严老师
联系电话:0511-84401019(26)
网址:http://rsc.just.edu.cn
E-mail:rsc@j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