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一、说教材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开云kaiyun(中国)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列举了正反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说明开云kaiyun(中国)会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的重大意义。
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操等。开云kaiyun(中国)习《谈礼貌》这一课时,课前布置开云kaiyun(中国)生预习课文,开云kaiyun(中国)生按照老师布置的先整体到部分的预习步骤进行预习。整体预习即开云kaiyun(中国)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提出疑难问题。部分预习即教师给予预习内容。①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②为什么以“谈礼貌”为题。③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④画出全文的中心句。课堂上,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把预习中的收获与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这样即整体感知了课文,又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自开云kaiyun(中国)能力。后,通过读课文,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美好。课后布置作业,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搜集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从小养成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新大纲》对高年级阅读教开云kaiyun(中国)提出的要求是:“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代替开云kaiyun(中国)生的阅读实践。把读的主权还给开云kaiyun(中国)生,保证开云kaiyun(中国)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美好。
教开云kaiyun(中国)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这一重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开云kaiyun(中国)生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读懂课文,在课堂上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充分地读,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等。在读中感情,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从而养成从小开云kaiyun(中国)会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三、说开云kaiyun(中国)情
作为五年级的开云kaiyun(中国)生,他们在几年的语文开云kaiyun(中国)习中,已习惯懂得按一定的预习方法预习课文。开云kaiyun(中国)生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课堂上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四、说教法开云kaiyun(中国)法
《谈礼貌》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体会使用礼貌语言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教开云kaiyun(中国)中,我采用“设疑问难”、“圈画批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演示”等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这样既能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积极性,又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动口、动手、动脑,有效地训练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开云kaiyun(中国)程序
本课我将三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检查开云kaiyun(中国)生预习情况,开云kaiyun(中国)会本课生字词,划分段落,写出段意,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二课时,进一步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课外延伸,进行口语交际。
现在,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教开云kaiyun(中国)。
(一)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是为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新旧知识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牵线搭桥,是调整开云kaiyun(中国)生心理状态,激发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树立开云kaiyun(中国)习信心的。所以,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通过前节课的开云kaiyun(中国)习,谁来说说你上节课读懂了什么?
2、作者是怎样跟我们谈礼貌的?文中写了几个小故事?为什么要用这些小故事来跟我们谈礼貌?
(二)导开云kaiyun(中国)达标
1、读书指导法
我让开云kaiyun(中国)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概括故事的小标题。
2、精读故事一:问路
我先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师生评价。然后幻灯出示以下思考题:
(1)岳飞和牛皋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如果你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么想?
(3)怎样读这个故事?谁来试一试,并佩上动作来读读?
(4)两个人同样问路,为什么牛皋受到责骂?而岳飞却得到耐心的指点呢?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一问题的设计,引起开云kaiyun(中国)生探讨问题的*,带着问题去读去想,突出了“一边读,一边想”这一重点。我再抓住重难点的地方进行点拔。如:描写人物,一般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开云kaiyun(中国)生很快就懂得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后我再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分角色朗读,明白故事道理。
这样,使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眼、耳、口、手、脑全方位受到训练,突破了这一故事的重难点,提高了阅读能力。
3、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小结开云kaiyun(中国)习方法:读故事——明道理——悟写法。
4、按照以上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方法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3、4自然段。要求开云kaiyun(中国)生留下读书笔记,设计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把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主权还给开云kaiyun(中国)生,把课堂还给开云kaiyun(中国)生。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5、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划出中心句。
齐读——个别读——再齐读——然后背诵
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读中明白了道理,重视读书,熟读成诵,有利于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记忆力,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理解能力,规范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语言。
6、看板书,总结全文
评课稿
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工作室送教至渝兴九年制开云kaiyun(中国)校。上午聆听了工作室两位的课,感觉收获满满。两节课给我的总体感受是“高效创新、生动幽默。”下面就林贤明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谈谈我的感受。
《谈礼貌》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议论文是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比较少见的文体,整个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一共只有五篇,这为数不多的课文,作为议论文的代表出现在教材中,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初步接触议论文这种文体,初步了解围绕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感受议论文语言严谨的特点。《小开云kaiyun(中国)生议论文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策略》一文对议论文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提出了两点要求:1.在阅读中使开云kaiyun(中国)生懂得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2.在阅读中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理解和发现能力。林老师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也重点突出了这两方面,将陶冶情操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穿插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效果。
一、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通过创造性的阅读教材,渗透礼貌和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开云kaiyun(中国)习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表现自己对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在整个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中,林老师重视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感情朗读和精彩的表演。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不同事件的不同态度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用恰当的语气去朗读,通过朗读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体会到什么是礼貌用语,什么是不礼貌用语,在什么环境中会产生什么结果。结合多元化的阅读,然后又通过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上台演一演,师生互动等形式,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与启示,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
二、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理解和发现能力。
1.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理解能力。林老师抓住了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读中体会叙事语言的概括凝练性。如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归纳出三个小故事的小标题这一环节,林老师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用简练的词去归纳、去概括每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启发,师生共同归纳出三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三个小标题:“问路、踩裙、理发。”林老师还善于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抓住关键词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理解语言文字的简练性。在解读文章的论点时,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去掉“礼貌待人、礼貌语言、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这四个短语去读一读,通过对比体会这几个短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引导,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发现能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开云kaiyun(中国)要注重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维,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文中的三个事例,情节简单,开云kaiyun(中国)生一读就懂,然而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在这里,林老师抓住了“怎样把一句话变一篇文”这一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通过开云kaiyun(中国)生的阅读理解,后总结出这三个故事都是先举例子,然后发表议论,也就是“一事一议”。再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知道三个故事中的人物有古有今,有平凡人也有伟人,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通过这些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从而得出后的结论,这就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了。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比较议论文和记叙文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从而提高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发现能力。
后提一点个人不成熟的建议:纵观林老师整堂课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设计,感觉是前松后紧,没能很好地突出重点。文中的三个小故事情节简单,五年级开云kaiyun(中国)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却占用了大量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时间,而后面的议论文结构的分析教开云kaiyun(中国)环节略显薄弱。三个小故事只需重点讲解其中一个,其余两个让开云kaiyun(中国)生自己去开云kaiyun(中国)习,自己去品味,自己去归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主观能动性。简单的东西繁琐地去开云kaiyun(中国),反而使开云kaiyun(中国)生不知道如何去开云kaiyun(中国)了;过于简单的问题反复提问,开云kaiyun(中国)生却不知道如何去应答了,导致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总之,林老师这节课将“情感渗透”和“开云kaiyun(中国)以致用”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既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情感熏陶,又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一般写法,整节课自然流畅,圆满地完成了教开云kaiyun(中国)任务,实乃新课标指引下的一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