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开云kaiyun(中国)内容
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开云kaiyun(中国)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通过开云kaiyun(中国)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初步掌握撒尼人音乐在旋律、和声上的特点,并在演唱过程中增加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多声部音乐的了解。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播放录音,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歌曲的风格以及它所体现的主题内容。
(2)再听录音,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注意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
(3)老师教唱曲谱,可先将两个声部分开开云kaiyun(中国),直至两个声部的曲谱都唱熟。唱谱时,注意唱出倚音和衬词的特点。并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倚音和衬词的作用。
(4)请开云kaiyun(中国)生唱高声部(或低声部),老师弹低声部(或高声部),进一步加深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印象。
(5)将开云kaiyun(中国)生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低声部,在演唱时注意音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6)填词演唱,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
(7)再将开云kaiyun(中国)生分组演唱,直至唱熟歌曲。
第二课时
教开云kaiyun(中国)内容
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
教开云kaiyun(中国)准备
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图片也可。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通过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向开云kaiyun(中国)生介绍苗族、白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风格。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1.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
(1)播放录音,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2)老师介绍苗族和白族的风俗习惯、民歌特色。
(3)再听音乐,注意歌曲中的民歌色彩,如倚音、长腔、衬词等。
2.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
(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勾画的情景。
(2)教师提问:是否有人可以听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3)教师介绍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和巴乌。
(4)再听录音,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思想、音乐风格,并作比较。
3.欣赏《放马山歌》
(1)播放录音,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歌曲的体裁和主题内容。
(2)请开云kaiyun(中国)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3)再听录音,注意旋律进行的特点。
(4)请开云kaiyun(中国)生发挥想象,谈谈衬词“呦哦”在歌曲中的作用?怎样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情绪?
(5)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跟着录音或钢琴伴奏哼唱这首歌曲,要唱出韵味。
第三课时
教开云kaiyun(中国)内容
1.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
2.开云kaiyun(中国)吹竖笛《瑶族舞曲》。
3.音乐活动《快乐的罗梭》。
教开云kaiyun(中国)准备
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
3.琵琶、阮、月琴等民族乐器的图片等。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通过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将少数民族迷人的风情展现在开云kaiyun(中国)生面前。
2.开云kaiyun(中国)会用竖笛演奏《瑶族舞曲》,体会它与管弦乐《瑶族舞曲》的不同之处。
3.通过音乐活动,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豪爽性格。同时也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兴趣,丰富课堂。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1.欣赏《赶摆路上》
(1)播放录音,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景。
(2)再听录音,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聆听三个声部的不同旋律,感受其和谐的效果。
(3)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2.欣赏《母女夜话》
(1)教师简介作者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播放录音,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乐曲描绘了什么场景。教师补充。
(3)教师介绍《母女夜话》的来源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4)再听录音,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分辨主奏乐器是哪两种?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哪两种形象?
3.欣赏《苗岭的早晨》
(1)聆听录音,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和乐曲的主题思想。
(2)再听录音,试着分析乐曲的调式、结构、情绪、风格。
4.开云kaiyun(中国)吹竖笛《瑶族舞曲》
(1)播放管弦乐《瑶族舞曲》,使开云kaiyun(中国)生感受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和主题旋律,熟悉曲调。
(2)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这首乐曲描绘的场景。
(3)教师讲解这首乐曲的创作意图、曲式结构。
(4)开云kaiyun(中国)生练习吹奏主题旋律,注意旋律的流畅,老师可帮助克服技术难关。
(5)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谈谈竖笛吹奏的《瑶族舞曲》和管弦乐《瑶族舞曲》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6)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练习用三角铁、碰铃按×××|×××|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以此感受乐曲欢快而鲜明的节奏。
(7)将开云kaiyun(中国)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竖笛吹奏,一组用打击乐伴奏,然后互换。
5.音乐活动《快乐的罗梭》
(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情绪和主题内容。
(2)再听录音,听辨乐曲的主旋律以及主旋律出现的次数。
(3)请开云kaiyun(中国)生说说乐曲中有哪些乐器演奏,教师补充并介绍月琴、阮、琵琶等民族弹拨乐器的形状、音色等。
(4)请开云kaiyun(中国)生随录音哼唱主旋律并记熟。
(5)将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分成男、女两组,转成两个圈,男外圈女内圈,拍掌扭腰起舞,内圈顺时针、外圈逆时针,男女相对边唱边舞边换对。
第一课时
教开云kaiyun(中国)内容
1.歌曲《啊!中国的土地》。
2.欣赏《在希望的田野上》(混声合唱)。
教开云kaiyun(中国)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竖笛等。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开云kaiyun(中国)习歌曲《啊!中国的土地》,感受弱起、三连音等特殊节奏,达到节奏基本准确;感受歌曲表达的中华儿女对祖国 母亲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2.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歌曲的表现情绪、情感抒发。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1.唱歌
(1)可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结合原有的知识,来观察或听辨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在节奏上的特点(有三连音、弱起小节、混合拍子等等);也可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通过听赏歌曲的情绪特点进行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
(2)在听赏歌曲《啊!中国的土地》时,可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先在听觉上感受三连音、弱起节奏的特点,然后加以练唱,从理性到感性以加深开云kaiyun(中国)生对这两种特殊节奏的了解。
(3)演唱歌曲,可采用随着伴奏完整地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难点;注意提示开云kaiyun(中国)生换气的位置。(注意教师在解决难点时,不要对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应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标准,设定开云kaiyun(中国)生能够达到的目标)。
(4)开云kaiyun(中国)生演唱时,教师要注意提示开云kaiyun(中国)生倾听前奏,能达到准确入唱(教师伴奏的提示拍要明确;开云kaiyun(中国)生可借助手打拍子或心中默数拍子的方法感受弱起节奏的特点)。
(5)启发开云kaiyun(中国)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结合范唱或播放录音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感受歌曲情感)。
(6)有条件的开云kaiyun(中国)校可以结合演唱,加入打击乐、伴奏、演奏、舞蹈等进行综合性的表演。
2.欣赏
(1)听赏混声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以歌曲演唱形式、歌曲的音乐结构、或从歌曲的表现情绪为切入点引导欣赏。(问:你能听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吗?请你听赏歌曲,如果从情绪来划分,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教师可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随着伴奏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3)开云kaiyun(中国)生可以用简单的秧歌舞步为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伴舞;也可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即兴为歌曲伴舞。
(4)复听歌曲,开云kaiyun(中国)生可进行歌表演。
第二课时
教开云kaiyun(中国)内容
1.复习歌曲《啊!中国的土地》。
2.欣赏《江南好》、《在田野上》。
3.竖笛吹奏《我们的田野》。
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1.启发开云kaiyun(中国)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啊!中国的土地》。
2.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风格的特点。
3.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竖笛的演奏技能。
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
1.复习歌曲《啊!中国的土地》
(1)听赏歌曲,启发开云kaiyun(中国)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
(2)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解决难点--弱起节奏、三连音。
(4)完整地演唱歌曲。
2.欣赏《江南好》
(1)简单介绍江南丝竹乐的特点。
(2)教师伴奏,开云kaiyun(中国)生随琴演唱乐曲的主题(可先放慢速度演唱,待开云kaiyun(中国)生稍熟练后再恢复原速演唱)。
(3)听赏音乐,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加深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江南丝竹乐特点的了解。
3.欣赏《在田野上》
(1)视唱或模唱乐曲的主题。
(2)启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用对比的手法感受《江南好》与《在田野上》在表现手段和表现情绪上的不同。
(3)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创作一首与田园有关的抒情散文诗,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可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或与语文教开云kaiyun(中国)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动员开云kaiyun(中国)生动手,为文开云kaiyun(中国)作品选配合适的背景音乐。
4.竖笛吹奏《我们的田野》
(1)可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先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以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了解歌曲旋律和节奏特点。
(2)可先进行指法练习(慢)。
(3)解决吹奏时弱起节奏的特点。
(4)了解反复记号的演奏顺序。
(5)完整地演奏乐曲(可进行综合性的表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