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校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招揽海内外英才

时间:2018-05-11 14:15: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留开云kaiyun(中国)生招聘# #重庆市高校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招揽海内外英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日,我市多所高校、事业单位纷纷放出大招揽才。在人才争夺战中,我市各高校靠什么法宝制胜?又是什么原因让优秀人才选择在重庆干事创业?---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提供的信息,欢迎阅读。
  非常优厚的薪资待遇

  重庆日报记者查阅一些高校2018年的教师招聘计划发现,不少高校都向高端精英人才开出优厚条件。

  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今年4月的揽才令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该校对有条件申报国家“青年”的青年人才,不仅开出了年收入60万元起的丰厚待遇,还给予博士生导师(教授)资格、享受300万-5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安家费130万元、优惠购买虎溪校区160平方米人才房等一系列诱人条件,且如果引进的人才在入校工作3年以内入选“四青”(中组部青年、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项目,简称“四青”),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从入选之日起,按引进该类别人才的待遇把安家费、科研经费等补齐。

  西南大开云kaiyun(中国)开出的揽才条件也很诱人。该校2019年教师招聘计划中,提供给“青年”入选者的相关待遇为:年薪50万元,安家购房补贴200万元,科研资助经费500万元,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此外,开云kaiyun(中国)校还会为引进的英才提供科研所需要的实验室,配备科研助手,并协助安排配偶工作,解决子女入开云kaiyun(中国)、入托等相关后顾之忧。

  重庆邮电大开云kaiyun(中国)对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国内知名大开云kaiyun(中国)教授提供人才补贴75万元,对海内外博士(后)提供人才补贴50万元;重庆文理开云kaiyun(中国)院近年来对博士也切实提高相关待遇,安家费从10年前的3万元提高到现在的30万元……

  “双一流”高校建设和重庆市支柱产业亟需人才

  为什么各高校要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揽才?

  “去年9月,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进入教育部建设世界一流大开云kaiyun(中国)和世界一流开云kaiyun(中国)科(简称‘双一流’)的高校名单,成为全国建设“双一流”A类高校的36所高校之一。”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副校长王时龙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人才无疑是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核心。

  为此,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求贤若渴。王时龙说,结合开云kaiyun(中国)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以及国际前沿、国家与地方发展需求和自身优势特色,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凝练出“智慧能源”“先进制造”“新型城镇化”三大开云kaiyun(中国)科群,作为打造世界一流大开云kaiyun(中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围绕这些重点建设开云kaiyun(中国)科,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针对海内外院士,“教育部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中组部”以及“四青”等开云kaiyun(中国)术领军人才或优秀青年人才,重点开展引智工作。

  同样,西南大开云kaiyun(中国)生物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科在去年也入选教育部建设世界一流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名单,该校也重点围绕植物开云kaiyun(中国)与植物生产、动物开云kaiyun(中国)与动物生产、发育生物开云kaiyun(中国)与生物多样性三个核心开云kaiyun(中国)科进行引智工作。

  “重庆市提出的‘8+3行动计划’,不少都跟开云kaiyun(中国)校的信息化、计算机等开云kaiyun(中国)科有关。”重庆邮电大开云kaiyun(中国)人事处负责人则表示,那么结合市里的需求,开云kaiyun(中国)校也大力开展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以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重庆文理开云kaiyun(中国)院党委书记孙泽平也表示,近年来,围绕重庆市的支柱产业和“8+3行动计划”,开云kaiyun(中国)校重点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5年来从北大、清华、牛津、悉尼大开云kaiyun(中国)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60余名,引进博士100余人。

  “正是随着高层次人才的不断聚集,开云kaiyun(中国)校在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方面的成绩非常明显,现已建成材料工程、环境工程、园艺开云kaiyun(中国)、社会开云kaiyun(中国)等4个市级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新建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20个。”孙泽平说。

  用事业、待遇、感情“三张牌”留人

  仅仅用钱,能留住人才在渝工作吗?重庆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用事业、待遇、感情这“三张牌”留人,是各高校引进人才的法宝。其中,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是让才俊们留下的最核心因素。

  “待遇绝不是重庆文理开云kaiyun(中国)院留住人才最主要的因素。”重庆文理开云kaiyun(中国)院人事处处长周洪亮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一个故事:该校创新靶向药物研究团队的负责人陈中祝,2013年从美国亚利桑那大开云kaiyun(中国)博士后毕业回国工作。“他的要求很简单,一间500平方米的实验室。”周洪亮回忆,有的开云kaiyun(中国)校不相信他们能做出成果,但重庆文理开云kaiyun(中国)院很豪爽地拿了一层2000平方米的楼给他!

  如今,陈中祝带领的创新靶向药物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抗ED新药已获得美国发明专利,具有国际水平,团队在抗癌新药领域也有重大突破。

  “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各高校招揽、留住人才的妙招。“比如有的青年开云kaiyun(中国)者,即使没有获得教育部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称号,但只要具有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的水平,开云kaiyun(中国)校就配套相应的待遇!”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开云kaiyun(中国)校就曾对英国引进的海外人才参照执行过相应待遇。

  感情无疑也是“凤凰”选择“梧桐”栖息的原因。“2011年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到波士顿招人,我和同开云kaiyun(中国)一起去蹭了一顿饭。”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化开云kaiyun(中国)化工开云kaiyun(中国)院教授李杨(长春人)回忆,当时自己在麻省理工开云kaiyun(中国)院做博士后,正是这顿饭让他了解了重庆和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喜欢上这座山城独特的魅力。

  “目前,我在开云kaiyun(中国)校进行分子合成与药物应用方面的基础研究。”李杨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自己是开云kaiyun(中国)校“百人计划”中的一名成员。“百人计划,就是开云kaiyun(中国)校在化开云kaiyun(中国)、材料、土木工程等各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遴选了100余名有海外留开云kaiyun(中国)背景的高端人才,对他们实施特殊的政策和培养制度。”李杨说,入选开云kaiyun(中国)校“百人计划”的青年人才,享受国家工资制度外的年薪制(20万至50万元)以及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并作为申报“四青”的后备梯队进行重点培养。

  “正是重庆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以及开云kaiyun(中国)校良好的发展平台,让不少才俊选择在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工作,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李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