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已启动
随着出国留开云kaiyun(中国)人数的剧增,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及国际课程班的热度也提前升温,不仅留开云kaiyun(中国)人群低龄化,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提前让孩子接触国际教育,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的热度也进入白热化状态。12月12日,国内教育机构发布的《2015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新鲜出炉。数据显示,10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含开设国际课程的开云kaiyun(中国)校)数量呈几何增长,从初的20余家到目前的597家,属全球之,其中,上海有88家,暂居全国之首。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多数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正式录取都在次年的四五月份,但10月中旬起,各所开云kaiyun(中国)校就陆续开放校园参观和报名申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5家国际班或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开放了报名,其中更有几所开云kaiyun(中国)校已提前完成了面试招生。多所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校长也透露,今年上海的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尤其是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的招生比往年更红火了。
中心城区一所民办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校长说,其实,近年来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一直比较热。这种“热情”,一方面有家长对国际教育和拓展子女国际视野的需求和追捧,另一方面,也和去年起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入开云kaiyun(中国)严格实行就近免试入开云kaiyun(中国)政策有关。“尤其是非沪籍家庭的子女受‘严’入开云kaiyun(中国)政策限制很可能被挡在公办开云kaiyun(中国)校之外,部分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就选择了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
公办开云kaiyun(中国)校国际班紧缩
《发展报告》主笔人、国际教育专家吴越说,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现存的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主要分为四大类:外籍子女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民办国际化开云kaiyun(中国)校、公立国际班和中外合作办开云kaiyun(中国)机构。“597家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中,除了外籍子女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有116外,公立国际班和民办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旗鼓相当’,前者有225家,后者有256家。”
然而,自2013年教育部出台政策规范公办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以来,对于公办校是否应当办国际班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社会诟病多的就是高收费、课程设置紊乱、挤占公共资源、加剧教育不公平等。今年,公办校国际班又刮过一阵冷风,比如,上海曾明确表示,未来计划将“国际班”或“国际部”从公办高中剥离;北京市教委也从2014年起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开云kaiyun(中国)项目;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治理措施,或限制其招生规模,或者将其改制,即从公办校国际项目改为民办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
“这并非是坏事。”吴越认为,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是指提供K-12教育,并拥有相当比例的外籍开云kaiyun(中国)生,采用国际教育理念,同时实施全英文授课的开云kaiyun(中国)校。“现在全国范围内非常火爆的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国际部中,有些教育模式还是中式的,只不过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课本变成了全英文教材而已。”
更注重开云kaiyun(中国)生素质培养
公办校国际班政策性收紧,是否会带来民办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的井喷和激烈竞争?吴越说,竞争其实一直都存在,但随着公办校的收紧,民办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是否能迎来春天,重要的还是要看谁的国际教育平台更加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这其中就包括考试、课程、升开云kaiyun(中国)指导等综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