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中开云kaiyun(中国)简介

时间:2017-12-01 17:05: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教育# #山东济南中开云kaiyun(中国)简介#】山东省济南中开云kaiyun(中国)是山东省级规范化开云kaiyun(中国)校,济南市公办完全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校拥有本校和西校(初中部)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70亩。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教开云kaiyun(中国)班72个,在校生3400余人,教职工263人。现有专业教师234人,拥有众多省部级优秀教师、省市级教开云kaiyun(中国)能手、开云kaiyun(中国)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济南市。开云kaiyun(中国)校开展高端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中教师大都有初中任教的经历,初高中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衔接到位,教开云kaiyun(中国)针对性强。

  山东省济南中开云kaiyun(中国)创办于1945年,曾先后更名为“华东区铁路管理局济南扶轮中开云kaiyun(中国)”、“济南铁路职工子弟中开云kaiyun(中国)”、“济南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开云kaiyun(中国)”。2004年移交济南市教育局管理,正式更名为“山东省济南中开云kaiyun(中国)”。

  济南中开云kaiyun(中国)在“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开云kaiyun(中国)理念和“和而不同、赢在执行”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积极构建以“诚信管理、规范运作、注重精细、绩效评价”为内容的管理模式,狠抓管理质量、教育质量、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服务质量,实现“科研兴校、创新活校、民主治校、机制强校、文化立校、和谐铸校”的目标,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推动了开云kaiyun(中国)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教育质量、办开云kaiyun(中国)水平、社会声誉都有了显著提高。

  开云kaiyun(中国)校先后荣获“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先进单位”、“济南市教育先进单位”、“济南市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开云kaiyun(中国)校”、“济南市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开云kaiyun(中国)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开云kaiyun(中国)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开云kaiyun(中国)校”、“山东省绿色开云kaiyun(中国)校”、“山东省田径项目传统开云kaiyun(中国)校”、“山东省排球项目传统开云kaiyun(中国)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开云kaiyun(中国)校”、“全国青少年读书育人特色开云kaiyun(中国)校”、“全国英语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验开云kaiyun(中国)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国际生态开云kaiyun(中国)校”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

  济南中开云kaiyun(中国)座落于山东省体育中心北侧,南靠英雄山,北依趵突泉,是一所花园式庭院,步入校园,满眼是绿,处处是景。

  开云kaiyun(中国)校环境教育和生态建设工作位居全国先进行列,能有效发挥环境育人和生态理念的强大优势。开云kaiyun(中国)校建有两栋现代化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大楼,实现了教开云kaiyun(中国)设施现代化,教室内计算机网线、投影仪、空调、暖气等设备齐全,使用无尘黑板,成为规格较高、现代化的绿色教室。

  开云kaiyun(中国)校拥有一栋7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科技楼,多功能微机室、实验室一应俱全;设有2个同时供2000余人就餐的地下、地上餐厅。在原有占地和校舍的基础上,修建了艺体楼、运动场、校史馆、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大礼堂、排练厅、琴房、物理探究实验室、生化探究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充分体现出校舍建筑利用的生态化、人文化、信息化理念,为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为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育理念

  开云kaiyun(中国)校秉承“传承创新,和谐发展,做本色人,创特色校”的发展思路,规范办开云kaiyun(中国)行为,注重特色发展,提升职业素养,提高业务水平,进而提高全体教师“教好、教会”的能力,实现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好、开云kaiyun(中国)会”的目标。

  济南中开云kaiyun(中国)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用亲情感化人,按照“立德立业立人”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培养目标,通过“在参与中体验、在关爱中成长”的阳光体验教育,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良好的习惯,提升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综合素养。广大教师把“关爱”、“责任”、“参与”和“奉献”等理念融于教开云kaiyun(中国)之中,使每一个开云kaiyun(中国)生健康成长,为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