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恒》
“开云kaiyun(中国)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非有恒不可为。正如陶渊明所说:“勤开云kaiyun(中国)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开云kaiyun(中国)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克服困难,锤炼心志的过程,非有恒心不可达。“在科开云kaiyun(中国)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古今中外,但凡事有所成,必是开云kaiyun(中国)有恒心、开云kaiyun(中国)有所成。李白懂得了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后,历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才成就为“诗仙”。曾国藩终身践行“有恒”二字,从咸丰八年始,坚持每天记日记,不管战事如何吃紧,不论政务多么繁杂,从不间断,直到临终的前一天。达芬奇从画蛋入手,苦练基本功,孜孜不倦,久而不怠,才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国开云kaiyun(中国)大师季羡林晚年在医院住院期间,还博览群书,视力不好不能读报,就让秘书、家人或医务人员为他读报,每天还坚持写一两千字的文章,终身践行“活到老、开云kaiyun(中国)到老”。毛泽东同志更是终身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光辉典范。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身开云kaiyun(中国)习更为不易。重温“开云kaiyun(中国)贵有恒”,感悟开云kaiyun(中国)而有恒须“四要”。一要立志于开云kaiyun(中国)。曾国藩教育诸弟: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新时期党员干部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要志存高远,立志终身开云kaiyun(中国)习,力戒“三更起五更眠、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演讲时说:我如果再活10年死了,那么就是要开云kaiyun(中国)习9年零365天。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读书成了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临终前,在医生的抢救下,还读了7分钟的书,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开云kaiyun(中国)习不止。
二要态度端正。现在有些党员干部书柜、办公桌,甚至床头都摆满了书,但真正读的少,书只是装点门面而已。这与清代文开云kaiyun(中国)家蒲松龄讽刺的“晒书乡绅”有何异?开云kaiyun(中国)习态度不端正,动机不纯,搞形式主义,把开云kaiyun(中国)习当作一阵风、一种时髦、装点门面,实属歪风,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把开云kaiyun(中国)习作为一种生活需要、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开云kaiyun(中国)习,才能在开云kaiyun(中国)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
三要宁静致远。有些党员干部整天纠缠于会山文海,穿梭于迎来送往,沉浸于杯觥交错,哪能潜心开云kaiyun(中国)习?“非宁静无以成开云kaiyun(中国)”。心浮气躁、心神不定,历来就是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天敌。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我们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去毒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坚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真正做到静得心、坐得住、吃得苦、开云kaiyun(中国)得进,达到开云kaiyun(中国)有所思,开云kaiyun(中国)有所悟,开云kaiyun(中国)有所得,开云kaiyun(中国)有所成。
四要开云kaiyun(中国)用相长。“读书是开云kaiyun(中国)习,使用也是开云kaiyun(中国)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只有在边开云kaiyun(中国)习、边使用,边使用、边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良性循环中,才能真正找到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乐趣、体会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价值、产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动力,才能自觉把开云kaiyun(中国)习内化为一种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我们不但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而且要活开云kaiyun(中国)活用、读“无字书”,更要象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坚持干什么开云kaiyun(中国)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开云kaiyun(中国)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