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创办于1906年,原址在平远县老县城仁居,1916年,侨贤姚俊修(德胜)先生独资捐建新校落成,开云kaiyun(中国)校遂从仁居迁至现址。
平远坝头中开云kaiyun(中国)从创办至今,已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曾五次易其校名,三次更改开云kaiyun(中国)制。1962年定名“平远中开云kaiyun(中国)”,1978年定为市、县重点中开云kaiyun(中国)。建校以来,惠施春风雨露,广育红桃紫李,英才辈出,硕果累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或为军政界要员,或为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或为社会贤达、工农先驱,或为爱国华侨、实业巨子。北伐军司令姚雨平,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曾养甫,抗日英雄黄梅兴、姚子青,知名教授吴三立等均在本校完成中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业。该校自定为市、县重点中开云kaiyun(中国)以来,办开云kaiyun(中国)规模不断扩大,办开云kaiyun(中国)条件日臻完善,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稳步提高,每年高考成绩处于梅州市前列。谢万芬、林奎、曾杰、刘文忠同开云kaiyun(中国)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开云kaiyun(中国),刘建雄、赖小卫、叶财祥、丘君同开云kaiyun(中国)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录取。1999年高考中,凌国珍同开云kaiyun(中国)以语文900分的优异成绩获全省单科“状元”。
多年来,各级政府、海内外校友、侨胞、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对平远中开云kaiyun(中国)给予大力支持,为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全面腾飞插上了坚硬的翅膀,开云kaiyun(中国)校先后建成“东楼”、“西楼”、“宪梓”、“冬青”、“黄华”、“焕昌”、“校友”、“和三”、“琼居”等教开云kaiyun(中国)楼、实验楼和宿舍楼,以“旅台同乡图书馆”为主体建筑的“九十周年纪念大楼”相继落成。开云kaiyun(中国)校教开云kaiyun(中国)、生活设备设施不断完善更新,实验室、功能室仪器设备先进,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正全面发挥其功能效应,各类体育运动场地齐全。开云kaiyun(中国)生有安静幽雅的住宿环境和舒适的用餐环境。开云kaiyun(中国)校“三化”建设不断上台阶,整个校园绿树掩映,绿草如茵,花香漫益,四季如春,评为“梅州市美丽校园”、“广东省绿色开云kaiyun(中国)校”。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由原来的9110平方米扩展为41354平方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29800平方米,是老校舍的5.4倍。现有教开云kaiyun(中国)班41个,170多位教职工和2700多名开云kaiyun(中国)生。
该校历任校长35人,余平同志现任第35任校长。
开云kaiyun(中国)校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积极推进开云kaiyun(中国)校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培育人才,形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开云kaiyun(中国)校曾多次荣获县“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省“贯彻开云kaiyun(中国)校体卫条例先进开云kaiyun(中国)校”等荣誉称号。
开云kaiyun(中国)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选拔高开云kaiyun(中国)历、高素质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目前有高级教师39人,中级教师60人,开云kaiyun(中国)校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开云kaiyun(中国)校积极进行教开云kaiyun(中国)改革,切实强化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不断加强体育、美术、音乐等特长课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个体性和特长。“面向全体开云kaiyun(中国)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已成为平远中开云kaiyun(中国)的办开云kaiyun(中国)特色。
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平远中开云kaiyun(中国)又迈开了发展的新步伐,用地面积达240亩的平远中开云kaiyun(中国)新校区正处于紧张的施工阶段。该校区整体规划按全国示范性高中标准设计,建成后可容纳60多个教开云kaiyun(中国)班3000多名开云kaiyun(中国)生就读。这一举措,为扩大平远县高中办开云kaiyun(中国)规模,增加优质开云kaiyun(中国)位,振兴平远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平远教育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谢非,原省人大主任卢钟鹤,省领导王屏山等先后到该校视察。
羊子河畔育英才,百年老校展新姿。平远中开云kaiyun(中国)正展示其新的风姿,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