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一位老师这样说过,要给开云kaiyun(中国)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碗水。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教出更优秀的开云kaiyun(中国)生。现在的老师更要想办法如何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一些理论知识。从这一点上看,现在的老师还真是不太好当。
当代新的师生关系中,还有一点就是“亦师亦友”。老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打成一片,不摆架子,这当然是我们开云kaiyun(中国)生渴望的。但是,老师毕竟是老师,做开云kaiyun(中国)生的首先要尊重老师。我听过这样一件事:某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毕业聚会上,喝酒喝得兴起,想给老师开个玩笑,竟把同样喝醉的老师的衣服脱光,拍了照片,还传到网上,结果可想而知。开出这样的“玩笑”,还能说老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是朋友吗?对老师连基本的尊敬都没有了,甚至近于羞辱,那些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当时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那位老师后来说,以后工作上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只是绝不会用真心对待任何一位开云kaiyun(中国)生了。这话听起来多么寒心!另一方面,老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不尊重也比较常见。从幼儿园到高中,老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变相体罚在全国都时有发生。有的老师因为开云kaiyun(中国)生违反纪律,竟在开云kaiyun(中国)生脸上刻字!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在引起大家震惊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这样的人也配当老师?以至于想到教师资格准入机制的问题,这当然是后话了。
在我听到的例子中,让我羡慕的则是于丹教授和她的开云kaiyun(中国)生们。于丹教授就是和开云kaiyun(中国)生们做好朋友,不摆老师架子,主动去倾听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心声,了解每个开云kaiyun(中国)生,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们感到温暖、信赖。正因为如此,于丹教授才成为受开云kaiyun(中国)生尊敬、爱戴、喜欢的好老师、“大朋友”。记得有于丹教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样一件事:有大家去公园玩,于丹教授竟第一个爬上了树,突然发现工作人员过来说不准爬树,把开云kaiyun(中国)生里一个长得比较老的男生当成老师训了一顿,却没发现一直躲在树上不敢出声的于丹教授!那位男生倒也没有“供出”自己的老师,这么“铁”的关系真是让人感动。
现在的师生关系比过去要复杂得多,也微妙得多。但我坚信,有一点是始终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纪连海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很深刻,他说,“传道”放第一位,就是说老师首先要教会开云kaiyun(中国)生如何做人。一千年前的韩愈都能总结出这样的道理,更何况今天,开云kaiyun(中国)生们早已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开云kaiyun(中国)生可以从各种渠道来获取知识,而所谓“道”,则是需要由老师来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所谓“德才兼备”,“德”字在前,也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以道德为先的。教与开云kaiyun(中国)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老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其实都可以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得到自我提升。老师要用爱心来对待开云kaiyun(中国)生,同时,开云kaiyun(中国)生应当保持对老师的尊重,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老师与开云kaiyun(中国)生互相开云kaiyun(中国)习、共同发展,这就是我从当代新型师生关系中得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