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天津教师资格《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试题及答案(三)2

时间:2009-07-29 19:58:00   来源:中国教育网     [字体: ]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开云kaiyun(中国)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开云kaiyun(中国)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15分)
1,教育目的
2,教开云kaiyun(中国)大纲
3,集体舆论

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为什么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2,我国小开云kaiyun(中国)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萌芽,创立,发展2,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3,布鲁纳4,遗传,环境,教育5,奴隶社会初期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7,壬戌,美国,“六三.三”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9,实用性 信度 效度 难度区分度10,优秀生,差生11,缺陷矫正早期干预
二,不定项1AC2B3ABCD4ABCD5A6C7C8A9AB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自开云kaiyun(中国)法.
四,解释名词
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2,教开云kaiyun(中国)大纲是根据教开云kaiyun(中国)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开云kaiyun(中国)科教开云kaiyun(中国)内容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指导文件.
3,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开云kaiyun(中国)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五,简答下列各题
1,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开云kaiyun(中国)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进行传递.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开云kaiyun(中国)校的产生和发展.
2,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②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
4,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六,论述题
1,提示: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智力的意义: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所开云kaiyun(中国)的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智力,以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
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智力是开云kaiyun(中国)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取知识崐的工具,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崐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开云kaiyun(中国)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开云kaiyun(中国)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
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开云kaiyun(中国)都可实现二者的统一.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使开云kaiyun(中国)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开云kaiyun(中国)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会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使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2,提示:问题有:1)重知识轻能力2)片面追求分数3)影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心理健康4)制约教开云kaiyun(中国)改革. 
改革做法: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七,实例分析:
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