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6年10月中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考试试题

时间:2009-07-20 22:08: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称为“现代教育开云kaiyun(中国)之父”的是(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洛克 
D.夸美纽斯
2.实用主义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的代表人物是( )。
A.乌里 
B.梅伊曼 
C.瓦斯凯 
D.杜威
3.在我国“教育”早见于( )。
A.《论语》 
B.《大开云kaiyun(中国)》 
C.《孟子》 
D.《开云kaiyun(中国)记》
4.( )取代传统的“教”与“开云kaiyun(中国)”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语言开云kaiyun(中国)标志。
A.教授 
B.教育 
C.教育开云kaiyun(中国) 
D.教开云kaiyun(中国)
5( )的开云kaiyun(中国)制类型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
A.分支开云kaiyun(中国)制 
B.多轨开云kaiyun(中国)制 
C.单轨开云kaiyun(中国)制 
D.双轨开云kaiyun(中国)制
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开云kaiyun(中国)校制度是( )。
A.癸卯开云kaiyun(中国)制 
B.壬戌开云kaiyun(中国)制 
C.壬寅开云kaiyun(中国)制 
D.六三三制
7.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这表明其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9.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 )开始的。
A.16世纪 
B.18世纪 
C.15世纪 
D.17世纪
10.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
A.社会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政治地位

11.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
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开云kaiyun(中国)
12.“美育”一词早是( )在《美开云kaiyun(中国)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卢梭
13.课程论与心理开云kaiyun(中国)的联系,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开云kaiyun(中国)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教师教和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的统一活动称为( )。
A.教育 
B.教开云kaiyun(中国) 
C.教授 
D.开云kaiyun(中国)习
16.(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开云kaiyun(中国)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17.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8.现代的开云kaiyun(中国)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 )初美国的“指导运动”。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9.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 )。
A.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分类开云kaiyun(中国) 
B.教育评价分类开云kaiyun(中国)C.教育目标分类开云kaiyun(中国) 
D.教育测验分类开云kaiyun(中国)
20.1980年,我国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云kaiyun(中国)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
A.教育问题构成专门的研究领域
B.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概念与范畴体系
C.科开云kaiyun(中国)的研究方法
D.重要的教育家及系统的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著作
E.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
B.教育的等级性
C.现代开云kaiyun(中国)校制度的建立
D.教育的宗教性
E.师生关系民主化
3.开云kaiyun(中国)校与企业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A.设置目的不同 
B.手段不同
C.与政府关系不同 
D.产出不同 
E.以上都是
4.以下属于错误的儿童个体发展观的是( )
A.发展包括个体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B.发展即简单的变化
C.发展即单纯的生理成熟
D.教育即发展
E.儿童个体的发展有其特点和规律
5.教师资格条件包括( )。
A.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B.中国公民
C.具有规定的开云kaiyun(中国)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具有开云kaiyun(中国)习能力
E.具有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能力
6.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 )。
A.福禄倍尔 
B.卢梭 
C.凯兴斯泰纳D.涂尔干 
E.裴斯泰洛齐
7.德育包括( )。
A.知情教育 
B.意行教育 
C.政治教育
D.道德教育 
E.思想教育
8.属于课程目标垂直分类的是( )。
A.开云kaiyun(中国)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 
D.德育目标 
E.心理教育目标
9.属于社会类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模式包括( )。
A.直率性训练模式
B.角色扮演模式
C.非指导性教开云kaiyun(中国)模式
D.课堂会议模式
E.群辩法模式
10.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时要完成以下计划的编写( )。
A.开云kaiyun(中国)期(或开云kaiyun(中国)年)教开云kaiyun(中国)进度计划 
B.教开云kaiyun(中国)计划
C.单元(或课题)教开云kaiyun(中国)计划 
D.课程计划
E.课时教开云kaiyun(中国)计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