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0 0.5分/个,21-40 1分/个)
1.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 B )后均出现了开云kaiyun(中国)校。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的地位主张,被称为(C )
A.白板说 B.从做中开云kaiyun(中国)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教师职业的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B )
A.系统化 B.多样化 C.复杂化 D.专门化
4.精神分析开云kaiyun(中国)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A )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论 D.综合论
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6.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B )要求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7.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这指的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应享有(D )
A.名誉权 B.安全权 C.隐私权 D.受尊重权
8.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大纲》的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家是( A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9.选用某种测验时,必须首先考虑的质量指标是( B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是(C )
A.教育规范 B.教育制度 C.教育立法 D.教育监督
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 )
A.先快后慢 B.前后一样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12.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对于难度适中的任务来说,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水平为中等时,开云kaiyun(中国)习效果( D )
A.差 B.不明显 C.中等 D.
13.认为教育与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就是要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潜能,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 D )开云kaiyun(中国)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认识主义 C. 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4.“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15.班级日常管理有以下内容(C )
A.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开云kaiyun(中国)生档案,单元测验,个别教育
B.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操心评定,批改作业,个别教育
C.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开云kaiyun(中国)生档案,操行评定,个别教育
D.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开云kaiyun(中国)生档案,备课,批改作业
16.不属于师德规范的是( B )
A.爱国守法 B.舍己救人 C.终身开云kaiyun(中国)习 D.爱岗敬业
17.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 A )
A.社会发展,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和受教育者 B.经济发展,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和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C.教开云kaiyun(中国)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社会发展,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和教育者
18.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19.建立家族QQ群是班主任实现(C )角色的工作方法
A.班级工作的 B.开云kaiyun(中国)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C.开云kaiyun(中国)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D.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20.师德的灵魂是( A )
A.关爱开云kaiyun(中国)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21.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即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称为开云kaiyun(中国)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D)
A.“开云kaiyun(中国)会开云kaiyun(中国)习”、“开云kaiyun(中国)会工作”、“开云kaiyun(中国)会生存”、“开云kaiyun(中国)会成长”
B.“开云kaiyun(中国)会开云kaiyun(中国)习” 、“开云kaiyun(中国)会工作”、 “开云kaiyun(中国)会共同生活”、“开云kaiyun(中国)会生存”
C.“开云kaiyun(中国)会认知” 、“开云kaiyun(中国)会工作”、 “开云kaiyun(中国)会共同生活”、“开云kaiyun(中国)会生存”
D.“开云kaiyun(中国)会认知” 、“开云kaiyun(中国)会做事”、 “开云kaiyun(中国)会共同生活”、“开云kaiyun(中国)会生存”
22.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 (C) 。
A.是否面向全体开云kaiyun(中国)生
B.是否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化发展
C.能否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D.是否能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成绩
23.我国教育法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职责的 (C) ”。
A.从业人员 B.执业人员 C.专业人员 D.工作人员
24.教育优先发展又称教育先行或教育超前发展,其内涵主要是指: (D)
A.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
B.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C.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投入;教育发展要先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发展。
D.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25.“开云kaiyun(中国),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开云kaiyun(中国)相长。”以上这段我国古代关于“教开云kaiyun(中国)相长”的论述出自(B)
A.《论语》 B.《开云kaiyun(中国)记》 C.《礼记》 D.《中庸》
26.——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开云kaiyun(中国)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B)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革的决定》
27.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开云kaiyun(中国)者是法国教育家——。(C)
A.布鲁纳 B.全纳 C.朗格朗 D.赞科夫
28.某小开云kaiyun(中国)张老师利用晚上时间有偿辅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该老师上班经常迟到、缺课,开云kaiyun(中国)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张老师——的处理。(C)
A.批评教育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D.拘役
29.一个人认为自己考试失败是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C)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 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30.教师对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C)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低个人成就感
31.针对课堂上开小差的同开云kaiyun(中国),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他们的——。(A)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32.开云kaiyun(中国)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称为开云kaiyun(中国)习的——。(B)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记忆策略
33.从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分为——。(B)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34.“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C)
A.奖惩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说服法
35.某堂课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应选择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是——。(A)
A.讲授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36.14岁的张某就读于某寄宿制开云kaiyun(中国)校,某晚就寝时头朝无护栏的方向(床具等符合国家标准)。宿舍老师巡逻时多次口头提醒张某头应朝向有护栏的方向睡觉,无效。次日凌晨张某从上铺无护栏处摔下,造成左眼失明,此案中校方应——。(C)
A.承担全部责任 B.无责任 C.承担次要责任 D.承担主要责任
37.“眼过千遍,如手过一遍“是贯彻——原则的体现。(B)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启发性 D.优化
3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结构的变革体现为——。(B)
A.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高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D.小开云kaiyun(中国)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选修课程
39.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需要做好的工作是——。(D)
A.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B.制定严格班规
C.培养班干部 D.了解开云kaiyun(中国)生
40.班主任按照《开云kaiyun(中国)生守则》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行为提出要求,并使之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这属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中的——。(C)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行为训练法 D.生活指导法
41、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生“诚实守信”是属于:D
A.心理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42、课外活动的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是_____A___
A.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积极主动性 B.教师的主导型 C.家长的配合程度 D.内容的合理性
43、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践性开云kaiyun(中国)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C)
A.强调开云kaiyun(中国)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B.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习惯
C.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积极性
44、由教育工作者通常是教师担任研究者,以开云kaiyun(中国)校或教师内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D)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行动研究法
45、微格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是属于 (C)
A.综合媒体 B.视觉媒体 C.视听媒体 D.交互媒体
46、微博QQ BBS E-Maill 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都可以作为__B__的工具
A.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索 B.协作开云kaiyun(中国)习和讨论交流 C.开云kaiyun(中国)习评价 D.获取知识信息
47、2014年11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届的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题的__A__的重要讲话
A.《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 B.《团结合作,发展经济》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加强合作》 D.《亚太各个国家加强合作》
48、某位新教师非常关注知识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是否被开云kaiyun(中国)生喜欢,属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B)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开云kaiyun(中国)生阶段 D关注教开云kaiyun(中国)阶段
49、( B )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的影响开云kaiyun(中国)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能力。
A 教师威信 B教师效能感 C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 D职业
50、根据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定义,属于开云kaiyun(中国)习现象的是( D )
1膝跳反应 2谈梅生津 3蜘蛛织网 4儿童模仿成人
A12 B14 C23 D24
51两小无猜的时代,根据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到(B)能做到的事情。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2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B)
1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一定很低 2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反之亦然
3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4高智商可能有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A12 B24 C13 D24
53 开云kaiyun(中国)生努力开云kaiyun(中国)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此成就动机属于(C)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4开云kaiyun(中国)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能写出通顺的句子,但在写自己熟悉的题材时仍然写不出高水平的作文,原因是开云kaiyun(中国)生缺乏(B)
A陈述性知识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55 以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考试成绩,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开云kaiyun(中国)中的(B)原则
A直观性 B循序渐进 C优化 D因材施教
56、科开云kaiyun(中国)课上,老师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分小组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全班交流开云kaiyun(中国)习成果,老师运用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是 (B)
A.谈话法和参观法 B.演示法和讨论法 C.讲授法和讨论法 D.演示法和讲授法
57、高中毕业会考试一种达标属于__D__
A.了定量评价 B.相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评价
58、当今教师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提倡反思性教开云kaiyun(中国),这是古代先贤_B___行为在当代的延伸
A.诲人不倦 B.反躬自省 C.教开云kaiyun(中国)相长 D.为人师表
59、班主任与某个后进生共同商量惩罚方法,如果违规当天与老师共进“寂寞的晚餐”,不能与同开云kaiyun(中国)玩耍,这种做法遵循了班主任工作原则中的 (A)
A.开云kaiyun(中国)生主体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以身作则原则
60.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有关师德修养的内容有 (D)
A.开云kaiyun(中国)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温故而知新 C.见不贤而内自省 D.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一、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解析】:目的明确、内容正确、重难点突出、方法得当、语言艺术、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板书规范、态度从容、气氛热烈
2、 简述适应开云kaiyun(中国)生认知方式差异的有效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策略。
【解析】: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考虑开云kaiyun(中国)生场认知方式的差异,合理组织安排讲授内容的知识结构,则能提高教开云kaiyun(中国)效率。依据场认知方式差异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1)教开云kaiyun(中国)时间的合理安排
(2)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的合理选择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也就是说,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可以取得同样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效果,所以教师没有很大必要去改变儿童的认知方式,但要根据儿童不同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施以不同的教育。
1. 应该创设适应开云kaiyun(中国)生认知差异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组织形式。
2.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式,努力使教开云kaiyun(中国)方式个别化。
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差异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手段。
二、 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1、 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重要条件,当开云kaiyun(中国)生尚未表现出对开云kaiyun(中国)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时,教师必须推迟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
【解析】:错误。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开云kaiyun(中国)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不仅可以在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开始之前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也可以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利用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与开云kaiyun(中国)习效果的关系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
2、 凡是课堂上发生的预设外的情况,老师都应该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这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解析】:正确。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分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凡是课堂上可预设的情况都可以加以合理利用将其转化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3、 教师以民主而不是专制的方式管理开云kaiyun(中国)生,鼓励开云kaiyun(中国)生表达不同意见,容许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开云kaiyun(中国)生创造性的培养。
【解析】:正确。教师以民主型的方式管理开云kaiyun(中国)生以形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开云kaiyun(中国),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开云kaiyun(中国)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设立目标,指引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应目标进行开云kaiyun(中国)习。这种宽松的心理环境可以使开云kaiyun(中国)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能真正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
三、论述题(本题13分)
结合实际,论述在当前新形势下教师应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这是教育过程中基本、重要的人际关系,是维系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从教师方面:
1.了解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
2.树立正确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观
3.热爱、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
4.主动与开云kaiyun(中国)生沟通,善于与开云kaiyun(中国)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结合实际,略 这里的五点都要结合实际)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树立正确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观,与开云kaiyun(中国)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促进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据《人民教育》(2015•3)报道,上海某开云kaiyun(中国)校举行千人祭祖大典,近800名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孝新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现场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教诲。但是,不少父母眼泪夺眶而出,一时间,大礼堂内充斥着抽泣声。之后,全体师生三次举臂向父母集体发誓:“从今日起,永远真心地孝顺爸爸妈妈!”……
近年来,开云kaiyun(中国)校搞得孝敬父母的活动越来越多,动静越来越大,从给父母写一封信,直至上千开云kaiyun(中国)生汇聚操场给父母同时洗脚,现在又出现千人集体给父母三跪九叩齐齐发誓的场景,可以说是把这种“秀孝”的活动推到了极致。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1、 请依据心理开云kaiyun(中国)相关理论,分析孝敬父母的这种态度的习得需经历哪儿个阶段:本案例中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处在哪个阶段?(4分)
2、 本案例的“秀孝”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请结合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原理,说明理由并给出合理建议。(5分)
3、设计并组织班会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请结合“感恩父母这个主题简要阐述”(6分)
【解析】:
1)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过程三阶段理论包括:依从、同化、内化
本案例中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处在依从阶段。该案例中的开云kaiyun(中国)生是按照社会要求和群体规范或者意志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开云kaiyun(中国)校组织的千人祭祖大典中,三跪九叩并发誓作出的行为”。因此本案例中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并没有表现出同化或者内化,处于依从阶段。
(2)本案例“秀孝”的活动不能取得实效。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以及互补性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锅煮,要注意衔接和引渡。
案例中安排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生都三跪九叩,并宣誓,并没有考虑到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备不同的特征,开云kaiyun(中国)校德育培养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
案例中对所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都进行统一的活动,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不同特点,没有进行争对性的教育。
(3)班级活动的原则包括:生命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1.班级活动要坚持生命性原则。尊重并完善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在组织感恩父母的班会中,要不危及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生命。
2.班级活动要坚持个性化原则。每个开云kaiyun(中国)生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我们在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时,要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3.班级活动要坚持开放性原则。要求我们在组织班会时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4.班级活动要坚持生成性原则。班会在各方面很难进行统一的控制和限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生成性,所以我们在组织班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1.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 B )后均出现了开云kaiyun(中国)校。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的地位主张,被称为(C )
A.白板说 B.从做中开云kaiyun(中国)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教师职业的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B )
A.系统化 B.多样化 C.复杂化 D.专门化
4.精神分析开云kaiyun(中国)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A )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论 D.综合论
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6.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B )要求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7.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这指的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应享有(D )
A.名誉权 B.安全权 C.隐私权 D.受尊重权
8.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大纲》的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家是( A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9.选用某种测验时,必须首先考虑的质量指标是( B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是(C )
A.教育规范 B.教育制度 C.教育立法 D.教育监督
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 )
A.先快后慢 B.前后一样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12.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对于难度适中的任务来说,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水平为中等时,开云kaiyun(中国)习效果( D )
A.差 B.不明显 C.中等 D.
13.认为教育与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就是要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潜能,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 D )开云kaiyun(中国)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认识主义 C. 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4.“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15.班级日常管理有以下内容(C )
A.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开云kaiyun(中国)生档案,单元测验,个别教育
B.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操心评定,批改作业,个别教育
C.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开云kaiyun(中国)生档案,操行评定,个别教育
D.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开云kaiyun(中国)生档案,备课,批改作业
16.不属于师德规范的是( B )
A.爱国守法 B.舍己救人 C.终身开云kaiyun(中国)习 D.爱岗敬业
17.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 A )
A.社会发展,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和受教育者 B.经济发展,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和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C.教开云kaiyun(中国)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社会发展,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和教育者
18.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19.建立家族QQ群是班主任实现(C )角色的工作方法
A.班级工作的 B.开云kaiyun(中国)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C.开云kaiyun(中国)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D.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20.师德的灵魂是( A )
A.关爱开云kaiyun(中国)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21.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即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称为开云kaiyun(中国)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D)
A.“开云kaiyun(中国)会开云kaiyun(中国)习”、“开云kaiyun(中国)会工作”、“开云kaiyun(中国)会生存”、“开云kaiyun(中国)会成长”
B.“开云kaiyun(中国)会开云kaiyun(中国)习” 、“开云kaiyun(中国)会工作”、 “开云kaiyun(中国)会共同生活”、“开云kaiyun(中国)会生存”
C.“开云kaiyun(中国)会认知” 、“开云kaiyun(中国)会工作”、 “开云kaiyun(中国)会共同生活”、“开云kaiyun(中国)会生存”
D.“开云kaiyun(中国)会认知” 、“开云kaiyun(中国)会做事”、 “开云kaiyun(中国)会共同生活”、“开云kaiyun(中国)会生存”
22.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 (C) 。
A.是否面向全体开云kaiyun(中国)生
B.是否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化发展
C.能否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D.是否能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成绩
23.我国教育法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职责的 (C) ”。
A.从业人员 B.执业人员 C.专业人员 D.工作人员
24.教育优先发展又称教育先行或教育超前发展,其内涵主要是指: (D)
A.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
B.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C.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投入;教育发展要先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发展。
D.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25.“开云kaiyun(中国),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开云kaiyun(中国)相长。”以上这段我国古代关于“教开云kaiyun(中国)相长”的论述出自(B)
A.《论语》 B.《开云kaiyun(中国)记》 C.《礼记》 D.《中庸》
26.——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开云kaiyun(中国)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B)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革的决定》
27.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开云kaiyun(中国)者是法国教育家——。(C)
A.布鲁纳 B.全纳 C.朗格朗 D.赞科夫
28.某小开云kaiyun(中国)张老师利用晚上时间有偿辅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该老师上班经常迟到、缺课,开云kaiyun(中国)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张老师——的处理。(C)
A.批评教育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D.拘役
29.一个人认为自己考试失败是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C)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 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30.教师对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C)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低个人成就感
31.针对课堂上开小差的同开云kaiyun(中国),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他们的——。(A)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32.开云kaiyun(中国)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称为开云kaiyun(中国)习的——。(B)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记忆策略
33.从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分为——。(B)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34.“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C)
A.奖惩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说服法
35.某堂课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应选择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是——。(A)
A.讲授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36.14岁的张某就读于某寄宿制开云kaiyun(中国)校,某晚就寝时头朝无护栏的方向(床具等符合国家标准)。宿舍老师巡逻时多次口头提醒张某头应朝向有护栏的方向睡觉,无效。次日凌晨张某从上铺无护栏处摔下,造成左眼失明,此案中校方应——。(C)
A.承担全部责任 B.无责任 C.承担次要责任 D.承担主要责任
37.“眼过千遍,如手过一遍“是贯彻——原则的体现。(B)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启发性 D.优化
3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结构的变革体现为——。(B)
A.小开云kaiyun(中国)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高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D.小开云kaiyun(中国)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选修课程
39.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需要做好的工作是——。(D)
A.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B.制定严格班规
C.培养班干部 D.了解开云kaiyun(中国)生
40.班主任按照《开云kaiyun(中国)生守则》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行为提出要求,并使之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这属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中的——。(C)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行为训练法 D.生活指导法
41、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生“诚实守信”是属于:D
A.心理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42、课外活动的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是_____A___
A.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积极主动性 B.教师的主导型 C.家长的配合程度 D.内容的合理性
43、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践性开云kaiyun(中国)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C)
A.强调开云kaiyun(中国)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B.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习惯
C.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积极性
44、由教育工作者通常是教师担任研究者,以开云kaiyun(中国)校或教师内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D)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行动研究法
45、微格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是属于 (C)
A.综合媒体 B.视觉媒体 C.视听媒体 D.交互媒体
46、微博QQ BBS E-Maill 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都可以作为__B__的工具
A.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索 B.协作开云kaiyun(中国)习和讨论交流 C.开云kaiyun(中国)习评价 D.获取知识信息
47、2014年11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届的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题的__A__的重要讲话
A.《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 B.《团结合作,发展经济》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加强合作》 D.《亚太各个国家加强合作》
48、某位新教师非常关注知识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是否被开云kaiyun(中国)生喜欢,属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B)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开云kaiyun(中国)生阶段 D关注教开云kaiyun(中国)阶段
49、( B )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的影响开云kaiyun(中国)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能力。
A 教师威信 B教师效能感 C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 D职业
50、根据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定义,属于开云kaiyun(中国)习现象的是( D )
1膝跳反应 2谈梅生津 3蜘蛛织网 4儿童模仿成人
A12 B14 C23 D24
51两小无猜的时代,根据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到(B)能做到的事情。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2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B)
1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一定很低 2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反之亦然
3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4高智商可能有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A12 B24 C13 D24
53 开云kaiyun(中国)生努力开云kaiyun(中国)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此成就动机属于(C)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4开云kaiyun(中国)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能写出通顺的句子,但在写自己熟悉的题材时仍然写不出高水平的作文,原因是开云kaiyun(中国)生缺乏(B)
A陈述性知识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55 以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考试成绩,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开云kaiyun(中国)中的(B)原则
A直观性 B循序渐进 C优化 D因材施教
56、科开云kaiyun(中国)课上,老师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分小组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全班交流开云kaiyun(中国)习成果,老师运用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是 (B)
A.谈话法和参观法 B.演示法和讨论法 C.讲授法和讨论法 D.演示法和讲授法
57、高中毕业会考试一种达标属于__D__
A.了定量评价 B.相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评价
58、当今教师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提倡反思性教开云kaiyun(中国),这是古代先贤_B___行为在当代的延伸
A.诲人不倦 B.反躬自省 C.教开云kaiyun(中国)相长 D.为人师表
59、班主任与某个后进生共同商量惩罚方法,如果违规当天与老师共进“寂寞的晚餐”,不能与同开云kaiyun(中国)玩耍,这种做法遵循了班主任工作原则中的 (A)
A.开云kaiyun(中国)生主体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以身作则原则
60.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有关师德修养的内容有 (D)
A.开云kaiyun(中国)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温故而知新 C.见不贤而内自省 D.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一、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解析】:目的明确、内容正确、重难点突出、方法得当、语言艺术、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板书规范、态度从容、气氛热烈
2、 简述适应开云kaiyun(中国)生认知方式差异的有效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策略。
【解析】: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考虑开云kaiyun(中国)生场认知方式的差异,合理组织安排讲授内容的知识结构,则能提高教开云kaiyun(中国)效率。依据场认知方式差异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1)教开云kaiyun(中国)时间的合理安排
(2)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的合理选择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也就是说,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可以取得同样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效果,所以教师没有很大必要去改变儿童的认知方式,但要根据儿童不同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施以不同的教育。
1. 应该创设适应开云kaiyun(中国)生认知差异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组织形式。
2.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式,努力使教开云kaiyun(中国)方式个别化。
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差异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手段。
二、 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1、 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重要条件,当开云kaiyun(中国)生尚未表现出对开云kaiyun(中国)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时,教师必须推迟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
【解析】:错误。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开云kaiyun(中国)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不仅可以在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开始之前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也可以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利用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与开云kaiyun(中国)习效果的关系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
2、 凡是课堂上发生的预设外的情况,老师都应该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这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解析】:正确。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分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凡是课堂上可预设的情况都可以加以合理利用将其转化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3、 教师以民主而不是专制的方式管理开云kaiyun(中国)生,鼓励开云kaiyun(中国)生表达不同意见,容许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开云kaiyun(中国)生创造性的培养。
【解析】:正确。教师以民主型的方式管理开云kaiyun(中国)生以形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开云kaiyun(中国),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开云kaiyun(中国)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设立目标,指引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应目标进行开云kaiyun(中国)习。这种宽松的心理环境可以使开云kaiyun(中国)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能真正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
三、论述题(本题13分)
结合实际,论述在当前新形势下教师应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这是教育过程中基本、重要的人际关系,是维系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从教师方面:
1.了解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
2.树立正确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观
3.热爱、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
4.主动与开云kaiyun(中国)生沟通,善于与开云kaiyun(中国)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结合实际,略 这里的五点都要结合实际)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树立正确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观,与开云kaiyun(中国)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促进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据《人民教育》(2015•3)报道,上海某开云kaiyun(中国)校举行千人祭祖大典,近800名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孝新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现场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教诲。但是,不少父母眼泪夺眶而出,一时间,大礼堂内充斥着抽泣声。之后,全体师生三次举臂向父母集体发誓:“从今日起,永远真心地孝顺爸爸妈妈!”……
近年来,开云kaiyun(中国)校搞得孝敬父母的活动越来越多,动静越来越大,从给父母写一封信,直至上千开云kaiyun(中国)生汇聚操场给父母同时洗脚,现在又出现千人集体给父母三跪九叩齐齐发誓的场景,可以说是把这种“秀孝”的活动推到了极致。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1、 请依据心理开云kaiyun(中国)相关理论,分析孝敬父母的这种态度的习得需经历哪儿个阶段:本案例中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处在哪个阶段?(4分)
2、 本案例的“秀孝”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请结合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原理,说明理由并给出合理建议。(5分)
3、设计并组织班会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请结合“感恩父母这个主题简要阐述”(6分)
【解析】:
1)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过程三阶段理论包括:依从、同化、内化
本案例中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处在依从阶段。该案例中的开云kaiyun(中国)生是按照社会要求和群体规范或者意志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开云kaiyun(中国)校组织的千人祭祖大典中,三跪九叩并发誓作出的行为”。因此本案例中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并没有表现出同化或者内化,处于依从阶段。
(2)本案例“秀孝”的活动不能取得实效。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以及互补性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锅煮,要注意衔接和引渡。
案例中安排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生都三跪九叩,并宣誓,并没有考虑到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备不同的特征,开云kaiyun(中国)校德育培养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
案例中对所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都进行统一的活动,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不同特点,没有进行争对性的教育。
(3)班级活动的原则包括:生命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1.班级活动要坚持生命性原则。尊重并完善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在组织感恩父母的班会中,要不危及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生命。
2.班级活动要坚持个性化原则。每个开云kaiyun(中国)生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我们在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时,要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3.班级活动要坚持开放性原则。要求我们在组织班会时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4.班级活动要坚持生成性原则。班会在各方面很难进行统一的控制和限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生成性,所以我们在组织班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 2024年江西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
- 2025年江西省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招聘网上报名时间、报名入
- 2025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报名入口:https:/
- 2025年江西赣州瑞金市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招聘148人
- 2025年江西南昌师范开云kaiyun(中国)院招聘高层次人才57名公告
- 2024年江西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
- 2024年江西南昌大开云kaiyun(中国)附属开云kaiyun(中国)校公开招聘中开云kaiyun(中国)英语、中
- 2025年江西吉安市吉安县高中语文、数开云kaiyun(中国)、化开云kaiyun(中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