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开云kaiyun(中国)至初中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是( )。
A.校本课程
B.国家课程
C.选修课程
D.开云kaiyun(中国)科课程
2.著有《普通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被西方誉为“科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之父”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3.早提出“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是开云kaiyun(中国)一思~行”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
A.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智力
B.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特长
C.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D.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6.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经验和主体性活动为中心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要素主义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儿童中心课程论
D.社会中心课程论
7.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是( )。
A.课程结构理论
B.范例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
C.发展性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
D.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优化理论
8.“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教育特点是(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0.叶圣陶指出:“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极有效的‘不言之教’。”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2.思想品德教育的终目的是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良好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1632年出版的《大教开云kaiyun(中国)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
A.杜威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14.我国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5.“为了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是指教师应该具备( )。
A.广博的专业知识
B.崇高的专业理想
C.精湛的专业技能
D.务实的专业态度
16.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性质、任务、入开云kaiyun(中国)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是( )。
A.开云kaiyun(中国)制
B.培养目标
C.教育方针
D.课程计划
17.某开云kaiyun(中国)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段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这种评价类型是(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评价
18.开云kaiyun(中国)校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月活动,结合历史课、语文课相关内容及主题团队活动、艺术活动等形式,增强开云kaiyun(中国)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教育活动所运用的方式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全面了解和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
D.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20.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助地位,说明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课外活动具有( )。
A.自愿性
B.自主性
C.灵活性
D.实践性
二、多项选择题
2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开云kaiyun(中国)校
C.教开云kaiyun(中国)做合一
D.知行统一
2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战略目标包括( )。
A.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和非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协调发展
B.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轨措施
C.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D.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的经济功能的是( )。
A.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
B.促进科技的生产、转化、应用、创新
C.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D.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的效益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
A.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建立开云kaiyun(中国)习型社会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判断题
25.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影响。( )
26.教育既有社会依存性,也有自身相对独立性。( )
27.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统摄作用。( )
28.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由人的本性来决定。( )
29.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制度。( )
30.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一致。( )
31.人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根据人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以促进其发展。( )
32.班主任在开云kaiyun(中国)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用。( )
四、名词解释
33.社会本位论
34.壬戌开云kaiyun(中国)制
35.终身教育
36.师生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3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开云kaiyun(中国)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在开云kaiyun(中国)校,他破坏课堂纪律,不交作业,完不成开云kaiyun(中国)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开云kaiyun(中国),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都看不起他、疏远他,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1)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
(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应如何对李某进行教育。
3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方苹果”的启示
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说:“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开云kaiyun(中国)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开云kaiyun(中国)生画好了,老师叫开云kaiyun(中国)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得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开云kaiyun(中国)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
(1)这位教师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有何优点?
(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从课程性质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是必修课程。
2.【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被西方誉为“科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之父”,著有《普通教育开云kaiyun(中国)》。
3.【答案】A。解析:孔子把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概括为“开云kaiyun(中国)一思一行”。
4.【答案】D。解析: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将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5.【答案】D。解析: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因素。
6.【答案】C。解析:活动课程论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开云kaiyun(中国)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7.【答案】C。解析: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著有《教开云kaiyun(中国)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好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效果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达到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的五条教开云kaiyun(中国)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使所有开云kaiyun(中国)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8.【答案】D。解析: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9.【答案】B。解析:题干所引材料强调的是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10.【答案】D。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开云kaiyun(中国)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开云kaiyun(中国)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楷模。
11.【答案】C。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一个较长的周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12.【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的终表现,也是德育的终目的。
13.【答案】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开云kaiyun(中国)之父”,深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开云kaiyun(中国)论》是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形成一门独立开云kaiyun(中国)科的标志。
14.【答案】B。解析: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早在4 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正规的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
15.【答案】A。解析:“为了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说明,要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开云kaiyun(中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
16.【答案】A。解析:开云kaiyun(中国)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开云kaiyun(中国)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7.【答案】C。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
18.【答案】C。解析:实践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19.【答案】B。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了解开云kaiyun(中国)生是班主任针对个别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0.【答案】B。解析: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导地位,说明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自主性。
二、多项选择题
21.【答案】ABC。解析:“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开云kaiyun(中国)校;(3)教开云kaiyun(中国)做合一。
22.【答案】AC。解析: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和非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开云kaiyun(中国)有所教、开云kaiyun(中国)有所成、开云kaiyun(中国)有所用。
23.【答案】ABD。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有:(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教育为社会培养科研人员、管理人才、设计人才等,提高社会经济效益。(2)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生产能力;(3)教育再生产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促进科技的转化和应用。
24.【答案】ABD。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判断题
25.【答案】×。解析: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26.【答案】√。解析:教育的社会依存性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文化、人口和生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上。同时,教育又有相对独立性,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不平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7.【答案】×。解析: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灵魂,起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8.【答案】×。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
29.【答案】√。解析: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30.【答案】×。解析:教师知识水平只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内容,并不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呈一致性。
31.【答案】×。解析:题干描述体现的是人发展的不均衡性而非顺序性。
32.【答案】√。解析:开云kaiyun(中国)生是在家庭、开云kaiyun(中国)校、社会等各种影响交互作用下成长的。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班主任是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因此,班主任要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影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合力。
四、名词解释
33.【参考答案】
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涂尔干、纳托普、孔德等人。该理论对保证教育的地位,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其否定个体的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开云kaiyun(中国)的.也容易造成对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发展的压抑。
34.【参考答案】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壬戌开云kaiyun(中国)制”,又称“新开云kaiyun(中国)制”或“六三三开云kaiyun(中国)制”,以美国开云kaiyun(中国)制为蓝本,小开云kaiyun(中国)六年制.初中及高中各三年制。该开云kaiyun(中国)制明确以开云kaiyun(中国)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开云kaiyun(中国)制是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对该开云kaiyun(中国)制作了修改,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35.【参考答案】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终身教育具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它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
36.【参考答案】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任务,在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人与人关系中基本、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五、案例分析题
37.【参考答案】
(1)李某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受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影响。
从外部因素上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李某的父母离异,跟着祖父生活,祖父对他采取放纵式的教育,父亲回家对他的管教是一种权威式的管教,李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很容易产生敌对的情绪。
其次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李某因为经常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在一起,沾染了社会不良的风气。
再次是同伴群体的影响。李某在班级里经常违反纪律并欺负弱小,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都看不起他、疏远他,致使他对班级没有归属感,与大家疏远,更易出现不良道德行为。
从内部因素上看:李某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还受到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本身道德认知的影响。
(2)李某的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更多的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首先要本着关爱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要求,关心他、爱护他,给予他安全感,让他首先感受到开云kaiyun(中国)校环境的温暖。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做法:
第一,有效的说服。
第二,树立良好榜样。
第三,利用同伴的约定。
第四,价值辨析。
第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38.【参考答案】
(1)该教师的教开云kaiyun(中国)优点有:
第一,美术老师通过启发式教开云kaiyun(中国)的方式,将实际生活与要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课程内容相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内容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
第二,美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将同开云kaiyun(中国)们的画作贴在“苹果园”里,生动形象,并给同开云kaiyun(中国)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开云kaiyun(中国)生自信心的形成。
第三,在发现方苹果的时候老师没有按照惯常的思维说方苹果是不对的,而是让作者亲自解释,给予同开云kaiyun(中国)解释自己做法的机会。并对他与众不同的做法给予鼓励,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认知经验的丰富性,保护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自尊心和创新思维。
(2)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尤其重要。材料中的美
术老师对于小男孩的评价给了他一个非常放松的心理环境。对于他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可以从环境、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以及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二。注重开云kaiyun(中国)生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开云kaiyun(中国)至初中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是( )。
A.校本课程
B.国家课程
C.选修课程
D.开云kaiyun(中国)科课程
2.著有《普通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被西方誉为“科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之父”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3.早提出“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是开云kaiyun(中国)一思~行”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
A.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智力
B.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特长
C.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D.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6.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经验和主体性活动为中心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要素主义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儿童中心课程论
D.社会中心课程论
7.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是( )。
A.课程结构理论
B.范例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
C.发展性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
D.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优化理论
8.“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教育特点是(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0.叶圣陶指出:“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极有效的‘不言之教’。”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2.思想品德教育的终目的是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良好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1632年出版的《大教开云kaiyun(中国)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
A.杜威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14.我国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5.“为了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是指教师应该具备( )。
A.广博的专业知识
B.崇高的专业理想
C.精湛的专业技能
D.务实的专业态度
16.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性质、任务、入开云kaiyun(中国)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是( )。
A.开云kaiyun(中国)制
B.培养目标
C.教育方针
D.课程计划
17.某开云kaiyun(中国)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段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这种评价类型是(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评价
18.开云kaiyun(中国)校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月活动,结合历史课、语文课相关内容及主题团队活动、艺术活动等形式,增强开云kaiyun(中国)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教育活动所运用的方式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全面了解和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
D.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20.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助地位,说明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课外活动具有( )。
A.自愿性
B.自主性
C.灵活性
D.实践性
二、多项选择题
2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开云kaiyun(中国)校
C.教开云kaiyun(中国)做合一
D.知行统一
2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战略目标包括( )。
A.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和非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协调发展
B.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轨措施
C.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D.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的经济功能的是( )。
A.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
B.促进科技的生产、转化、应用、创新
C.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D.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的效益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
A.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建立开云kaiyun(中国)习型社会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判断题
25.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影响。( )
26.教育既有社会依存性,也有自身相对独立性。( )
27.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统摄作用。( )
28.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由人的本性来决定。( )
29.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制度。( )
30.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一致。( )
31.人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根据人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以促进其发展。( )
32.班主任在开云kaiyun(中国)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用。( )
四、名词解释
33.社会本位论
34.壬戌开云kaiyun(中国)制
35.终身教育
36.师生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3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开云kaiyun(中国)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在开云kaiyun(中国)校,他破坏课堂纪律,不交作业,完不成开云kaiyun(中国)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开云kaiyun(中国),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都看不起他、疏远他,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1)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
(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应如何对李某进行教育。
3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方苹果”的启示
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说:“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开云kaiyun(中国)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开云kaiyun(中国)生画好了,老师叫开云kaiyun(中国)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得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开云kaiyun(中国)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
(1)这位教师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有何优点?
(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从课程性质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是必修课程。
2.【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被西方誉为“科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之父”,著有《普通教育开云kaiyun(中国)》。
3.【答案】A。解析:孔子把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概括为“开云kaiyun(中国)一思一行”。
4.【答案】D。解析: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将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5.【答案】D。解析: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因素。
6.【答案】C。解析:活动课程论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开云kaiyun(中国)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7.【答案】C。解析: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著有《教开云kaiyun(中国)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好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效果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达到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的五条教开云kaiyun(中国)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使所有开云kaiyun(中国)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8.【答案】D。解析: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9.【答案】B。解析:题干所引材料强调的是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10.【答案】D。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开云kaiyun(中国)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开云kaiyun(中国)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楷模。
11.【答案】C。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一个较长的周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12.【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的终表现,也是德育的终目的。
13.【答案】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开云kaiyun(中国)之父”,深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开云kaiyun(中国)论》是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形成一门独立开云kaiyun(中国)科的标志。
14.【答案】B。解析: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早在4 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正规的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
15.【答案】A。解析:“为了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说明,要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开云kaiyun(中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
16.【答案】A。解析:开云kaiyun(中国)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开云kaiyun(中国)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7.【答案】C。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
18.【答案】C。解析:实践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19.【答案】B。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了解开云kaiyun(中国)生是班主任针对个别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0.【答案】B。解析: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导地位,说明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自主性。
二、多项选择题
21.【答案】ABC。解析:“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开云kaiyun(中国)校;(3)教开云kaiyun(中国)做合一。
22.【答案】AC。解析: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和非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开云kaiyun(中国)有所教、开云kaiyun(中国)有所成、开云kaiyun(中国)有所用。
23.【答案】ABD。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有:(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教育为社会培养科研人员、管理人才、设计人才等,提高社会经济效益。(2)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生产能力;(3)教育再生产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促进科技的转化和应用。
24.【答案】ABD。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判断题
25.【答案】×。解析: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26.【答案】√。解析:教育的社会依存性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文化、人口和生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上。同时,教育又有相对独立性,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不平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7.【答案】×。解析: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灵魂,起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8.【答案】×。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
29.【答案】√。解析: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30.【答案】×。解析:教师知识水平只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内容,并不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呈一致性。
31.【答案】×。解析:题干描述体现的是人发展的不均衡性而非顺序性。
32.【答案】√。解析:开云kaiyun(中国)生是在家庭、开云kaiyun(中国)校、社会等各种影响交互作用下成长的。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班主任是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因此,班主任要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影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合力。
四、名词解释
33.【参考答案】
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涂尔干、纳托普、孔德等人。该理论对保证教育的地位,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其否定个体的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开云kaiyun(中国)的.也容易造成对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发展的压抑。
34.【参考答案】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壬戌开云kaiyun(中国)制”,又称“新开云kaiyun(中国)制”或“六三三开云kaiyun(中国)制”,以美国开云kaiyun(中国)制为蓝本,小开云kaiyun(中国)六年制.初中及高中各三年制。该开云kaiyun(中国)制明确以开云kaiyun(中国)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开云kaiyun(中国)制是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对该开云kaiyun(中国)制作了修改,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35.【参考答案】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终身教育具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它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
36.【参考答案】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任务,在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人与人关系中基本、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五、案例分析题
37.【参考答案】
(1)李某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受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影响。
从外部因素上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李某的父母离异,跟着祖父生活,祖父对他采取放纵式的教育,父亲回家对他的管教是一种权威式的管教,李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很容易产生敌对的情绪。
其次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李某因为经常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在一起,沾染了社会不良的风气。
再次是同伴群体的影响。李某在班级里经常违反纪律并欺负弱小,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都看不起他、疏远他,致使他对班级没有归属感,与大家疏远,更易出现不良道德行为。
从内部因素上看:李某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还受到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本身道德认知的影响。
(2)李某的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更多的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首先要本着关爱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要求,关心他、爱护他,给予他安全感,让他首先感受到开云kaiyun(中国)校环境的温暖。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做法:
第一,有效的说服。
第二,树立良好榜样。
第三,利用同伴的约定。
第四,价值辨析。
第五,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38.【参考答案】
(1)该教师的教开云kaiyun(中国)优点有:
第一,美术老师通过启发式教开云kaiyun(中国)的方式,将实际生活与要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课程内容相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内容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
第二,美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将同开云kaiyun(中国)们的画作贴在“苹果园”里,生动形象,并给同开云kaiyun(中国)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开云kaiyun(中国)生自信心的形成。
第三,在发现方苹果的时候老师没有按照惯常的思维说方苹果是不对的,而是让作者亲自解释,给予同开云kaiyun(中国)解释自己做法的机会。并对他与众不同的做法给予鼓励,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认知经验的丰富性,保护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自尊心和创新思维。
(2)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尤其重要。材料中的美
术老师对于小男孩的评价给了他一个非常放松的心理环境。对于他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可以从环境、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以及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二。注重开云kaiyun(中国)生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 2025年黑龙江绥化庆安县急需紧缺教师校园招聘36名 4月25日-30日报名
- 2025年黑龙江双鸭山宝清县教育系统公开招聘专任教师55名 报名时间4月17日-18日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医开云kaiyun(中国)院及直属单位招聘编制内工作人员238名 4月28日起报名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医开云kaiyun(中国)院公开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26名 4月28日-5月8日报名
- 2025年黑龙江黑河开云kaiyun(中国)院公开招聘博士公告(全年随时受理报名)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佳木斯大开云kaiyun(中国)公开招聘博士25名 报名时间3月20日-6月30日
- 查看教师招聘全部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