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商时期,在国家权力的传承上都实行 (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图一 大禹治水 图二 戴冠冕的夏禹
A.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B.禹建立夏朝,成为中国历的首位帝王
C.大禹功绩卓著,在历享有崇高威望
D.原始社会被奴隶制王朝所取代
3.“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陈胡公属于西周时受封的 ( )
A.王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 D.周边归顺部落首领
4.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册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周天子用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乐制度建设
5.《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 ( )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 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
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 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
6.右图为《大盂鼎》中的金文“宗”。《说文解字》解释说:“宗,
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
法制的纽带是 (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7.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
8.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嫉妒,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按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材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二)复习重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2.查阅地图册发现,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中在今广东地区设立的是: ( )
A.桂林郡 B.南郡 C.象郡 D.南海郡
3.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4.秦朝形成了丞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的具体职责是: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④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5.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 ( )
A.继承了秦国王位 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灭六国统一天下 D.修建万里长城
6.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 )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执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7.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①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 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便利了郡县制度的推行(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 )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以下材料: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限的扩大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开云kaiyun(中国)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器:下令迁徒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请根据以上材料列举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2)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事实上他在推行一种什么制度?新旧制度有什么不同?
(三)复习重点
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
一、单项选择
1.西汉时期,地方主要政权制度是: ( )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 C.枢密院 D.郡国并存制
2.唐中央六部直接对下列哪个机构负责: ( )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3.唐朝完善了隋的三省六部制,其作用不包括 ( )
A.加强皇权,把相权一分为三 B.标志着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提高行政效率 D.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监督
4.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①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唐玄宗在边境要地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 ④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开云kaiyun(中国)士 ( )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元朝由宣政院直接管理的地方有: ( )
A.河北 B.浙江 C.x藏 D.安徽
6.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管理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立三司管理财政 B.调运地方主要财赋
C.允许地方铸造钱币 D.派文臣任州郡长官
7.自汉至元,我国古代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汉武帝设立中朝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北宋设立枢密院 ④明成祖设立内阁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开云kaiyun(中国)士,又置文华殿大开云kaiyun(中国)士……大开云kaiyun(中国)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材料五
1912年孙中山主持召开国务会议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废丞相以后,明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从根本上看,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
(四)复习重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单项选择
1.下列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
C.废除丞相制度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代南书房、军机处的设立说明: ( )
A.清饱开云kaiyun(中国)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当时皇帝面临统治危机
C.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3.下列各项中,揭示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 ( )
A.官僚机构不断膨胀 B.皇帝专权达到顶峰
C.官场腐败之风盛行 D.君臣关系变成主奴关系
4.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5.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 )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 )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跪受笔录并传达皇帝的旨意
7.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
A.设置殿阁大开云kaiyun(中国)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开云kaiyun(中国)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8.1549年明代书生海瑞获得举人身份,他最有可能通过什么途径获此身份: ( )
A.毛遂自荐 B.立军功授爵
C.凭才开云kaiyun(中国)科举获得功名 D.出洋留开云kaiyun(中国),功成名就
二、综合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开云kaiyun(中国)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其实中国历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请回答:
(1)结合所开云kaiyun(中国)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