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营销师试题及答案3

时间:2009-05-24 23:06: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案例(2)

1997 年,空调行业厂商关系的内在矛盾十分突出。经销商低价销售、价格倒挂、冲击别处市场的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格力公司实行了条形码制度,限定区域,不允许跨区销售,控制产品流向,对违规冲货者给予停货、处罚等制裁;但这并不能有效制止经销商向别处冲货的行为,使得厂家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被大大削弱,加上各个一级经销商之间相互争斗,不仅各商家大伤元气,也破坏市场秩序,对厂家的信誉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格力区域性销售公司诞生了。

湖北武汉地处中原,四通八达,容易冲击全国市场。在这儿,格力有四个经销大户“航天”、“中南航运”、“国防科工委”和“省五金”,他们都是国有企业,每家销售格力的销售额都超过l亿元。1996年空调市场竞争白热化,加上凉夏低价促销,四家都没赚到多少钱。1997年虽然没有凉夏为难经销商,而经销商之间的争斗却令“航天”濒于倒闭;“国防科工委”也面临危机。相比之下,另外两家好一点,但两年的价格大战已令它们元气大伤,若再斗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面对如此窘境,厂家简单的办法就是废旧立新。但是,中国的市场很特殊,商家的信誉程度、销售力量都不是制造商能准确把握的。而且一下更换几个大的经销商,必然会引起震动,对格力而言未必是件好事。此时,格力产生这样一个想法:与其控不住价格令厂家、商家和消费者三方都受冲击,不如将三者利益维系在一起;由格力控股,各商家联合共同组成销售公司。

在与四家经销商协商后,1997年11月28日,第一家格力股份制销售公司湖北格力销售公司成立了,四家经销商各出资160万元,格力出资200万元控股。

公司成立之初的情形并不令人乐观。四家经销商同时还经营其他品牌,抢占格力的市场份额。而内部的运作呢,五个独立的主体合而为一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几位老总原来都是一把手,突然多了个人对自己指手划脚很不习惯,而相互间的适应和协调也不是朝夕就能实现的。但销售公司的成效还是不错的,1998年湖北格力销售公司格力空调的销售额达到了5.1亿元,而且全部销在湖北,没有一台外流,各家分到的红利都超过了本钱。

随后,在河南、重庆、四川、湖南等地相继成立了格力销售公司,到1999年格力区域性销售公司已达到11家。格力的销售公司重要的作用是管理、控价,有点类似于管理机构,它使得商家和厂家之间不需要去玩各种各样的营销花招;它赚取合理的利润,它要求商家用服务来占领市场;不投机取巧,不牟取暴利。在这些地方格力不仅稳定了产品价格,维护了品牌形象,同时也稳定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份额。

6、格力公司一级经销商之间的争斗属于( )。

(A)水平渠道冲突 (B)垂直渠道冲突

(C)多渠道冲突 (D)同渠道冲突

7、该类型的渠道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

(A)跨区域销售 (B)压价销售

(C)信贷条件不同 (D)进货价格差异

8、格力公司组建的地区销售分公司属于渠道整合的( )趋势。

(A)集成化 (B)伙伴化

(C)品牌化 (D)扁平化

9、从渠道宽度的角度来讲,格力在未组建地区销售分公司之前,采用的渠道类型是( )。

(A)密集分销 (B)选择分销

(C)分销 (D)集中分销

10、在评估分销渠道绩效的各种指标中,重要的指标是( )。

(A)经济性指标 (B)控制性指标

(C)适应性指标 (D)集中性指标

案例(3)

北京某电子企业,拥有职工600多名。20世纪80年代,该厂产品一度畅销全国,是同行业里的一家知名企业,年销售金属膜电阻近2000万元。该厂产品完全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质量可靠,被当时的电子工业部评为部级优质产品,商标被评为商标。

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该厂生产的金属膜电阻因受到南方生产厂商的强烈冲击,销售收入一路下滑。该时期金属膜电阻的销售量增长缓慢,产品的销售利润开始下降,在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同类产品不断出现。

为了适应市场情况,该厂对其产品生产线进行了逐步的技术改造,通过生产线的改进来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

同时为了改进企业的利润结构,该厂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实芯电阻生产设备。实芯电阻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生产工艺要求也非常高。由于国内具备类似生产条件的企业只有两家,实芯电阻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为了能够快速建立知名度,占领市场,同时尽快收回投资,该厂在实芯电阻上市时采取了高价格、高促销的策略。这一策略使该厂迅速成为市场者。进入21世纪后,实芯电阻逐渐取代了金属膜电阻的市场地位,消费者对该产品逐渐熟悉,消费习惯也已经成熟,因此企业的销售量获得了快速增长。随着销售量的增长,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的成本也降低了。但令企业头痛的事情也出现了,市场上的竞争者不断涌现,该厂的又开始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寻求市场营销策略的改变。

11、金属膜电阻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产品生命周期的( )。

(A)介绍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2、对于金属膜电阻在90年代所处的市场状况,企业应该采取的营销策略是( )。

(A)调整市场 (B)调整产品

(C)放弃策略 (D)收缩策略

13.该厂在推广实芯电阻时所采用的营销策略属于( )。

(A)快速撇脂 (B)改变宣传重点

(C)快速渗透 (D)改善产品品质

14.实芯电阻在21世纪初进入了产品生命周期的( )。

(A)介绍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5.21世纪初实芯电阻的市场状况要求企业实施的市场营销策略是( )。

(A)缓慢撇脂 (B)寻找新的细分市场

(C)缓慢渗透 (D)适时降价

二、案例分析题(16~18题。每题15分,满分45分)

16、请结合案例和所开云kaiyun(中国)的知识回答问题。

2001 年,全球十大佳品牌榜首仍是可口可乐,其品牌价值为689.5亿美元。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累计50多年,这个有百年历史的优秀企业凭借原有的效应,通过奉行环环相扣的3P原则:“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心中首选 (Perference)”、“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1999年,该公司饮料的销售量为160亿标准箱。2000年第四季度在中国的销售再次大幅增长近25%,并计划在 2010年之前达到350亿标准箱的销售目标。其独特的促销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广告宣传策略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策略,用简单的话来表达就是:在广告上必须用消费者明白的方式去沟通。具体是启用张惠妹、谢霆锋、伏明霞、张柏芝这些“新人类”做广告代言人,走“年轻化”路线。由于年轻消费者很容易对所喜好的事物留有深刻的美好印象,好比人们对初恋通常怀有特殊感情,所以可口可乐要做年轻人的“初恋”,只有在一个人很年轻时就 “抓住”他,他才会把你的饮料一直喝下去,形成习惯。

在可口可乐的广告中,“新星”是可口可乐永恒的题材。先是张惠妹,“雪碧,晶晶亮,透心凉”;然后是新生代偶像谢霆锋出演的可口可乐数码精英总动员,动画小人一声“Action”不知触动了多少年轻人的心,这个广告带动国内的销售增长了 24%;2000年末又推出谢霆锋、林心如、张震岳三人组的“月亮/滑板”篇;2001年春节到来之际,又推出一款乡土味浓厚的“泥娃娃阿福贺新年”的广告,以动画的形式推广2.25升的大塑料瓶包装;这是可口可乐继“大风车”、“舞龙”广告之后的第三部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新年贺岁广告”。紧接着就是跳水明星三届奥运会冠军得主、中国跳水皇后伏明霞与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签约,成为新世纪“雪碧”品牌在中国的第一位广告代言人,并拍摄了新一辑的广告片。可口可乐公司近来在全球力推“本地化思维,本地化营销”的市场策略,调动运用全球不同市场的资源,使可口可乐品牌散发多元化的活力,而这种活力的表达就是靠生动的促销活动来完成的。

(二)销售促进策略

1997年6月,可口可乐推出了主题为“可口可乐红色真好玩”的促销活动。在活动期间,只要购买了“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的促销包装品,就会发现在易拉罐拉环和塑料瓶标签上印有红色的可口可乐、红太阳、红玫瑰、红苹果等12 种不同的图案,若能对中中奖组合的两个图案(红色可口可乐可以代替任何一种图案),就能赢取背包、手表等五款不同奖品,奖品总值超过1 000万元。整个促销活动通过报纸、电视、海报、宣传单、活动热线、促销包装等媒体传递出去。这并不是简单的“起哄”,透过红得发烫的市场宣传,我们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公司匠心独具之处:即通过让消费者反复感知红色的概念,从而让红色的可口可乐更深人人心。红太阳、红玫瑰、红苹果等12种不同的图案都是让人容易产生自然联想的红色事物,红色意味着热烈、刺激、喜悦,意味着活力、积极和气势,让你爱上红色的奖品,让你寻找红色的图案,终是为了让你爱上红色的可口可乐。2000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内地推出了一套十二生肖的易拉罐,据说是全球首次中国主题的一套纪念品,销售日期只到2月底。胖乎乎的泥阿福也一夜之间登上了国内可口可乐产品的外包装,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娃娃”做形象大使不仅是为了给大伙拜个年,更为推行“本土化”的战略。

(三)公共关系策略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公关活动一刻都不停歇,从体育、教育、文娱到环保一刻都不停歇,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主要的还是运动、运动!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运动旋风首先从足球开始。可口可乐杯全国青年锦标赛为中国选拔了不少足球尖子,并成为中国青年足球重要的赛事。“可口可乐——临门一脚”足球培训班自1986年在中国实施以来,10多年已培训超过1000多名青少年足球教练,使近一百万的儿童能得到先进的技术训练。可口可乐在奥运会也是不忘与中国的友谊。例如,1992年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赞助6名中国选手,参加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前首次举办的全球奥运火炬接力长跑活动;1994年,中国冬季奥运会金牌得主王秀丽亦由可口可乐赞助,代表中国在瑞典传递奥运圣火;1995年,可口可乐公司三度赞助中国神射手许海峰及12名全国选拔的代表,其中包括3名希望工程优秀受助生,参加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前的火炬接力。

可口可乐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企公司之一,那时候不允许打广告。1984年英国女王访华,英国电视台BBC拍了一个记录片给我国中央电视台播放。作为外交礼节,中央电视台必须播放,但苦于没钱给BBC,于是找到可口可乐要赞助。可口可乐当时提出了一个赞助条件:在记录片播放前加播可口可乐的广告片。这成为新中国电视广告历的开篇之笔。

红色的生命力不断地催促自己可以奋力向上。同样,可口可乐在中国也十分关注文化教育事业。例如,可口可乐积极赞助许多推动教育、扶贫助开云kaiyun(中国)的项目,其中以“希望工程”的捐助为显著。可口可乐公司及中国的装瓶厂,捐赠200万美元在数十个贫困山村共建了50所希望小开云kaiyun(中国)和100个希望书库;帮助300~600名小开云kaiyun(中国)生改善了开云kaiyun(中国)习环境;可口可乐公司还捐助500万元人民币共10000个奖开云kaiyun(中国)金名额,让贫困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可以完成6年的开云kaiyun(中国)业。可口可乐在我国还与当地青基会、教委、团委及大开云kaiyun(中国)共同挑选一些品开云kaiyun(中国)兼优的特困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费及开云kaiyun(中国)费的压力,协助我国培养优秀的人才。这个项目于1997年实行,有1000多名开云kaiyun(中国)生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