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

时间:2016-05-17 09:57: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活动准备:
  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组一盆水,一个手电筒。
  2《猴子捞月亮》故事课件或挂图、幼儿用书第一册
  教育活动:
  1. 教师出示一串布制小猴玩具,引导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 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亮》故事无声课件,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问题: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
  (2)。分析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发散幼儿思维: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尝试的猴子、顽皮的猴子、不爱动脑筋的猴子等)
  3.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课件,讨论听了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4组织幼儿做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