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各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关于公共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产品的效用具有可分割性
B.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在于消费该产品的特征不同
C.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在于产品的所有制性质不同
D.公共产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产物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政府
B.市场
C.计划
D.财政
3.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称为( )。
A.成本收益不协调
B.不完全竞争
C.外部效应
D.经济失衡
4.财政资源配置采用的程序是( )。
A.政治程序
B.审计程序
C.经济程序
D.社会程序
5.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理想的状况是( )。
A.收大于支,迅速增加外汇储备
B.支大于收;动用外汇储备实现平衡
C.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平衡
D.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收大于支
6.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依据是( )。
A.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B.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C.财政支出的目的性
D.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
7.关于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就业
B.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生产
C.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
D.购买性支出侧重执行资源配置职能
8. 下列关于文教科开云kaiyun(中国)卫生支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其支出应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
B.公共卫生支出应由政府财政承担
C.应用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的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提供
D.我国现行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方法为全额管理
9. 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的重点是( )。
A.法律和秩序
B.交通设施
C.社会福利
D.环境卫生
10.考核国防支出的效益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投入产出分析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11.按照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价格的公共定价方法是(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时限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12.下列属于混合产品的是( )。
A国防建设
B行政管理
C高等教育
D 传染病控制
13.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交给某一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议的期限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这种投资的提供方式是( )。
A. 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方式
B. 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C.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方式
D. BOT投资方式
14.社会保险费用完全靠代际之间收入转移的筹资模式是( )。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个人账户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公共产品缺失
B.外部效应
C.充分竞争
D.收入分配不公
E.经济波动与失衡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有( )。
A.资源配置职能
B.经济稳定职能
C.对外经济平衡职能
D.充分就业职能
E.收入分配职能
3.财政“内在稳定器"的政策工具有( )。
A.规范的增值税
B.累进的所得税
C.社会保险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E.社会福利支出
4.下列支出中,属于特殊利益支出的有( )。
A.国防支出
B.教育支出
C.司法支出
D.医疗卫生支出
E.行政支出
5.用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变化
B.世界经济一体化
C.技术进步
D.分配结构的调整
E.分配形式的改变
6.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有()。
A. 成本-效益化标准
B.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C. 资本-劳动力化标准
D. 资本-利润化标准
E. 就业创新标准
7.与养老保险比较,失业保险的特点有( )
A.基金征集较少
B.对象较少
C.失业津贴发放有条件
D.失业保险金标准较高
E.保险金发放较为均衡
8.具有财政补贴性质的退税形式有( )。
A.多征退税
B.再投资退税
C.误征退税
D.提取代征手续费退税
E.出口退税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各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是消费该产品的不同特征,并不是指产品的所有制性质。
2. 【答案】B
【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市场。而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为政府资源配置。
3. 【答案】C
【解析】外部效应是指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他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4. 【答案】A
【解析】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
5.【答案】C
【解析】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是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
6. 【答案】B
【解析】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比较。转移性支出对政府效益的约束性是较弱的。
8. 【答案】B
【解析】A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高等教育属于混合产品,教育投资应以政府投资为主。A错误;
B公共卫生支出属于公共产品,应由政府财政承担;B正确;
C基础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的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提供,应用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的经费可由微观主体承担;C错误;
D新的管理形式新的分配办法是在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零基预算法”,D错误。
9. 【答案】C
【解析】第二章第一节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1)早期阶段:政府投资一般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这一阶段公共部门须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社会基础设施。
(2)中期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3)成熟阶段:公共支出逐步转向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
10. 【答案】D
【解析】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11. 【答案】D
【解析】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
12. 【答案】C
【解析】ABD均属于纯公共产品
13. 【答案】D
【解析】BOT投资方式: 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14. 【答案】A
【解析】现收现付式: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社会保险支出作资金准备。靠后代养老的保险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答案】ABDE
【解析】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一)公共产品;(二)外部效应;(三)不完全竞争;(四)收入分配不公;(五)经济波动与失衡。
2. 【答案】ABE
【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3. 【答案】BCDE
【解析】内在稳定器调节表现:
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在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
4. 【答案】BD
【解析】特殊利益支出是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5.【答案】ABC
【解析】我们在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时,应逐渐把指标更换过来,用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更科开云kaiyun(中国)一些。这是因为:
(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如果把其创造的价值不加以统计,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全貌
(2)经济发展打破了一个国家的疆域,国际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来自国外的净收入要素,应统计在内
(3)随着技术不断发展,采用快速折旧方法不断多样化,,致统计时难以把折旧加以扣除。
6. 【答案】BCE
【解析】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7. 【答案】ABC
【解析】与养老保险相比,失业保险基金征集较少,因为:
一是失业风险涉及的对象较少,失业风险经历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二是失业津贴的发放是有具体条件的,通常的标准也比较低
8. 【答案】BE
【解析】具有财政补贴性质的退税形式是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