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测题及答案(3)

时间:2016-05-09 17:15: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开云kaiyun(中国)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 B.地方 C.开云kaiyun(中国)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开云kaiyun(中国)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开云kaiyun(中国)计划)之中

  B.在开云kaiyun(中国)科课程标准(教开云kaiyun(中国)大纲)之中

  C.在开云kaiyun(中国)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开云kaiyun(中国)科课程标准之外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B 6.C 7.B 8.D 9.C 10.D

  二、境空题
  1.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现象。

  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_________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_________ 。

  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开云kaiyun(中国)制被称为_________开云kaiyun(中国)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开云kaiyun(中国)制被称为_________开云kaiyun(中国)制。

  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

  5.开云kaiyun(中国)生是教育的___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___ 。

  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__直观,二是_________直观,三是_________语言直观。

  7.我国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基本途径是_________ 。

  8.班主任了解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基本方法是 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 。

  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 活动。

  参考答案:

  1.社会 认识

  2.心理 劳动

  3.壬寅 癸卯

  4.国民 开云kaiyun(中国)校

  5.对象(客体) 主体

  6.实物 模象

  7.说理教育(说服教育) 教开云kaiyun(中国)

  8.观察法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9.小组 个人

 三、简答题: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3.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4.我国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参考答案:

  简答题答案要点

  1.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3.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包括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心理开云kaiyun(中国)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4.①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逐步确立科开云kaiyun(中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5.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实践中,曾出现过开云kaiyun(中国)生走出校门,开云kaiyun(中国)工、开云kaiyun(中国)农、开云kaiyun(中国)军等作法,认为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

  论述题答案要点

  5.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规律。

  ②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开云kaiyun(中国)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开云kaiyun(中国)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开云kaiyun(中国)工、开云kaiyun(中国)农、开云kaiyun(中国)军有利于开云kaiyun(中国)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需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