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开云kaiyun(中国)习:山南地区民间舞蹈

时间:2016-05-09 15:47: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西藏的南部山南地区是藏族文明的发祥地,在漫长的“沧海变桑田”、“猕猴变人”的历史演变中,这里形成了众多的舞蹈艺术形式,主要的有:“谐钦”、“卓谐”、“卡儿”、“贡噶尔鼓舞”、“阿嘎谐”、“果谐”等等,以下为大家简略介绍“果谐”。“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台、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常见于农村的村头、广场和打麦场上。在节日里,人们往往从日落跳到夜晚,从深夜唱到天明。“果谐”表达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抨击旧制度的,有歌唱劳动生活的,有描绘自然景色、热爱家乡的,还有倾吐爱情的。由于“政教合一”的思想影响,在过去的“果谐”中也有歌颂宗教喇嘛和寺院的内容。解放后,生产关系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变革和生活的变化大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而内容又以放声歌唱共产党、歌唱毛主席、歌唱解放军、歌唱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最为突出。因为“果谐”流传在广大农村,所以有人称“果谐”是西藏的农村歌舞。

  “果谐”的跳法是四二节奏变化,重拍起步,三步一变,顿地为节,跳时膝盖到脚掌硬直落地,结实稳扎,节奏鲜明,劳动气息很强,以抒发集体的热烈情绪为其基本特征。西藏各地都有这种舞蹈,尤以山南“果谐”最有名。它的舞蹈结构和完整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这样描述:

  节日里,场地上摆着一缸青稞酒,人们围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边,分班歌唱,从左到右沿圈踏步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之后,由“谐本”(歌舞队的组织者)带头发出“休休休休”或“曲曲曲曲”的叫声,众人合着节奏踏步开始舞蹈。这种节奏性呼叫声叫“谐郭”(歌头)。跳完歌头紧接着是一段快速歌舞,由男方跳一段后女方又跳一段,然后出现男女舞蹈竞赛场面。跳完数遍之后,又由“谐本”带头呼叫“休、休、休、休”,或说一段快板词,边说边跳,统一步伐,共同结束。这种合着快板词的跳法叫“谐休”(尾声)。从音乐上讲,这里歌舞部分的舞曲往往是慢唱歌曲的加快和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