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济师考试试题:中级经济基础(备考练习题2)

时间:2016-05-09 15:26: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21.()是指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预算,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A.单式预算

  B.复式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答案:B

  解析: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指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22.我目地方政府预算不包括()。

  A.省预算

  B.市预算

  C.县预算

  D.村预算

  答案:D

  解析:我国政府预算级次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密切相关,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组成。省以下各级政府预算称为地方预算。

  23.由于国债风险小,偿还有保证,通常被称为()。

  A.保险债券

  B.保值债券

  C.金边债券

  D.银边债券

  答案:C

  解析: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债券”之称。

  24.以下不属于我国分税制改革主要成效的是()。

  A.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B.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C.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D.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促进了中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答案:D

  解析: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包括: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25.以下不属于财政政策组成的有()。

  A.预算政策

  B.税收政策

  C.支出政策

  D.股票政策

  答案:D

  解析: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26.()的财政政策是指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A.自动稳定

  B.扩张性

  C.相机抉择

  D.紧缩性

  答案:C

  解析:相机抉择的财敢政策是指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27.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不包括()。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持有财富动机

  答案:D

  解析:流动性偏好是由三个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项构成交易性需求,由收入决定;后一项是投机性需求,由利率高低决定。

  28.以下不属货币均衡特征的是()。

  A.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

  B.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大体一致

  C.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D.货币均衡在短期内要求货币供求一致

  答案:D

  解析: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大体是一致的。

  29.通货膨胀可以被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输入型和结构型,这是按通货膨胀的()划分的。

  A.成因

  B.表现形式

  C.程度

  D.影响

  答案:A

  解析:按通货膨胀成因,通货膨胀可以被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输入型和结构型。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公开型和抑制型。

  30.下列关于中央银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银行的银行

  B.流通中的通货是其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主要项目

  C.代理国家债券发行

  D.除中央银行之外,还有其它发行通货的银行

  答案:D

  解析:中央银行是一国通货的发行银行。

  31.以下各项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的是()。

  A.窗口指导

  B.信用配额

  C.利率限

  D.流动比率

  答案:A

  解析: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利率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32.商业银行吸收存款,集中闲散资金,发放贷款,发挥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这体现的是其作为()的主要职能。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交易中介

  答案:A

  解析: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就是指业银行吸收存款,集中闲散资金,发放贷款,发挥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为企业办理与贷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信用创造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工具,满足流通界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并使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与吸收资本的总额而扩张信用。交易中介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33.短期债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的期限分别为()

  A.1年期以内、1年至10年、10年以上

  B.1年期以内、1年至5年、5年以上

  C.半年以内、半年至10年、10年以上

  D.半年以内、半年至5年、5年以上

  答案:A

  解析:按期限,债券可以划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其期限分别为:1年期以内、1年至10年、10年以上。

  34.由发行人为了筹措短期资金或弥补短期资金缺口,在货币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并承诺在将来一定时期偿付本息的凭证是()。

  A.银行承兑汇票

  B.商业票据

  C.银行大额可以转让定期存单

  D.企业债券

  答案:B

  解析:商业票据是一种短期无担保证券,是由发行人为了筹措短期资金或弥补短期资金缺口,在货币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并承诺在将来一定时期偿付票据本息的凭证。

  35.在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为核心的监管思想。

  A.治理结构

  B.资本充足率

  C.监管*的监督检查

  D.内部评级模型

  答案:B

  解析:在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想。

  36.下列关于特别提款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世界银行根据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分配的

  B.实行的是有偿分配的方式

  C.不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

  D.是可供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答案:D

  解析: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缴纳的份额无偿分配的,可供会员国用以归还基金组织贷款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特别提款权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

  37.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本位制

  B.国际银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答案:A

  解析: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英国于1821年前后采用了金本位制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早采用该制度的国家。随着金本位制度在西方各国的逐渐流行,国际金本位制随之建立。1880年-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期。

  38.下列项目属于顺序数据的是()。

  A.性别

  B.产品等级

  C.产品产量

  D.年龄

  答案:B

  解析:性别是一个分类数据,产品产量和年龄都是数值型数据。

  3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土地面积

  B.国内生产总值

  C.财政收入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D

  解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平均指标,不是总量指标。

  40.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是()。

  A.人互性误差

  B.记录性误差

  C.登记性误差

  D.代表性误差

  答案:C

  解析:登记性误差就是指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误差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