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济师考试试题:中级经济基础(备考练习题4)

时间:2016-05-09 15:25: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61.以下不属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是()。

  A.平衡协调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有限干预原则

  D.市场优先原财

  答案:D

  解析: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有限干预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因此,选项D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6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

  B.物权属于支配权

  C.物权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

  D.物权是相对权

  答案:D

  解析:绝对权是与相对权相对的概念,是指权利的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为权利人以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的权利,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其它任何人都负有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权利人所享有的物权的义务。故物权是绝对权,本题应选D。

  63.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

  A.共同共有

  B.按份共有

  C.按需共有

  D.按劳共有

  答案:B

  解析:财产共有的形态分为按份共有、共同共有两种方式。故

  C.D两项排除。我国《物权法》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64.根据合同当事人各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可以将合同分为()。

  A.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

  B.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C.单务合同和双务合同

  D.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答案:C

  解析:根据合同当事人各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可以将合同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可以将合同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根据法律上是否规定一定的名称,可以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可以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故本题应选C。

  65.以下哪项不属于合同生效的法律要件()。

  A.主体合同

  B.双方签字

  C.内容合同

  D.意思表示真实

  答案:B

  解析: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事人达成合意,意味着合同成立;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才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合同生效的法律要件主要包括: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以及合同的形式合法。双方签字仅仅是当事人达成合意的一种表现方式,故双方签字并不属于合同的生效要件。

  66.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

  A.2人

  B.3人

  C.5人

  D.7人

  答案:B

  解析:监事会是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机构。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故本题应选B。

  67.下列各项属于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的是()。

  A.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

  B.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监事会

  C.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制度

  D.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股东大会

  答案:C

  解析: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都是一般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包括:上市公司应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应设立关联董事的回避制度,上市公司应设立特别决议事项制度,上市公司有财务披露义务。故本题应选C。

  68.专利权人通过对专利技术的占有而取得物质利益的权利,是专利权人拥有的()。

  A.人身权利

  B.财产权利

  C.所有权利

  D.占有权利

  答案:B

  解析:专利权人的权利分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人身权利是指发明人对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署名权。财产权利则是指专利权人通过对专利技术的占有而取得物质利益的权利,它主要有独占实施权、实施许可权、专利权人有权转让其专利权、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或专利号、专利权人有权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权。故本题应选B。

  69.以下情形不属于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A.过错性解除

  B.非过错性解除

  C.经济性裁员

  D.预告解除

  答案:D

  解析: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包括三种情形,分别是过错性解除,非过错性解除和经济性裁员。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是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两种情况之一。

  7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0条的规定:有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行为的,经营者应承担()。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答案:A

  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0条的规定:有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各格商品等行为的,经营者应承担行政责任。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如果已经构成犯罪,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0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商品存在缺陷、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等损害消费者权益情形的,要承担民事责任。故本题应选A。

  多项选择题[70/2/+0.5]

  71.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C.边际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D.平均固定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E.无论上升或下降,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边际成本曲线

  答案:DE

  解析:D选项错误,因为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直下滑的;E选项错误,无论上升或者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72.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有()。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生升

  C.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总可变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D.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答案:AD

  73.以下属于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有()。

  A.垄断

  B.公共物品

  C.信息完全

  D.外部性

  E.逆向选择

  答案:ABD

  解析: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信息完全不会导致市场失灵。逆向选择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即市场失灵引发的现象。

  74.以下不能表示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的是()。

  A.I=S+(T-G)+(M一X)

  B.I=S+(T-G)

  C.C+I+G+(X-M)=C+S+T

  D.I=s

  E.C+l+G=C+S+T

  答案:BDE

  解析:AC两式等价,正确地表达了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BE为三部门经济中储蓄投资恒等关系;D是两部门经济中储蓄投资恒等式。

  75.不属于宏观经济关注的重点的是()。

  A.自愿失业

  B.非自愿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E.周期性失业

  答案:ACD

  解析:宏观经济调控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需求不足型失业,又叫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

  76.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范畴的是()。

  A.进口税

  B.自愿出口限制

  C.歧视性公共采购

  D.技术标准

  E.卫生检疫标准

  答案:BCDE

  解析:非关税壁垒是指采用关税以外的手段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障碍的各种措施。如进口配额制、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

  77.具体来说,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包括()。

  A.各国收益率的差异

  B.汇率变动

  C.各种风险因素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D.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

  E.扩大产品的竞争力

  答案:ABCD

  解析:国际资本流动并不以扩大产品竞争力为动因。

  7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物品的供给仅包含公共物品的融资这一层含义

  B.非排他性是对公共物品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

  C.私人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D.免费搭车问题使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因此引申出来的结论是: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

  E.政府融资的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答案:BCDE

  解析:公共物品的供给包含两重含义,一重是指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即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我们称之为公共物品的融资;另一重是指由谁负责、如何将公共物品的投入要素转化为公共物品的产出,我们称之为公共物品的生产。

  79.公共选择的三大理论基石是()o

  A.个人主义方法论

  B.经济人假设

  C.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D.理性的非理性假设

  E.政治家选票极大化假设

  答案:ABC

  解析:公共选择的三大理论基石是: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设以及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而理性的非理性和政治家选票化都是政府失灵的常见表现。故应选选ABC。

  80.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包括(

  A.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B.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小,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高的水平

  C.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

  D.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E.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大幅上升,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已经达到要求

  答案:ACD

  解析:长期以来,中国财政制度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干扰了市场的运行,而政府应当承担的再分配功能则相应地受到了挤压。体现在财政支出结构上,表现为:①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②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③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故应选ACD。